第25章 禹州粉条(2 / 2)
禹州十三碗的独特之处,不仅在于菜品本身,还在于其上菜顺序和摆放规矩。上菜时,遵循严格的礼仪,先上凉菜开席,随后热菜依次上桌。碗碟在桌上的摆放也颇有讲究,形成特定格局,体现出禹州人民对传统礼仪的尊崇。
在制作工艺上,禹州十三碗坚守传统。厨师们秉持着对美食的敬畏之心,从食材挑选到烹饪手法,每一个环节都严格把关。很多菜品需提前准备,经过腌制、卤制、油炸、蒸制等多道复杂工序,只为呈现最正宗的味道。
相传大明皇帝嘉靖曾巡视禹州,为体察民俗民风,召乡下名厨为其操办地方特色菜肴,乡厨急中生智,将民间操办喜事的地方特色菜\"十三碗\"精心调制,献于圣上,嘉靖皇帝品后大为赞赏,赐名水席。
禹州历史渊源深厚,可追溯至远古时期。上古时代,大禹在此治水,因治水有功受封于此,“禹州”之名便由此而来,深厚的历史底蕴赋予了这座城市独有的文化魅力。走进禹州,仿佛踏入时光隧道,浓厚的历史气息扑面而来。钧台,见证了夏启举行开国大典的辉煌时刻,它不仅是一座古老建筑,更是华夏文明传承的历史坐标;古钧窑址,承载着禹州作为“钧瓷之都”的荣耀,这里的每一片瓷片,都诉说着千年前钧瓷烧制的传奇故事。漫步在禹州的大街小巷,古老的建筑、斑驳的城墙,无不向世人展示着这座城市历经岁月洗礼的沧桑与厚重。
禹州文化灿烂,钧瓷文化更是独树一帜。钧瓷以“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神奇窑变闻名于世,其色彩斑斓、美轮美奂,是中国陶瓷艺术中的瑰宝。在宋代,钧瓷就被列为五大名瓷之首,备受皇家青睐。从原料选取、制作工艺到烧制过程,钧瓷的每一个环节都蕴含着匠人们的智慧与心血。那些精美的钧瓷作品,有的如高山云雾,有的似峡谷飞瀑,每一件都是独一无二的艺术品。除了钧瓷文化,禹州的中医药文化同样源远流长。自春秋战国时期起,禹州就是全国重要的中药材集散地,素有“药都”之称。这里的药材品种齐全、质地优良,“禹白芷”“禹南星”等更是闻名遐迩。
美食文化,滋养身心。品美食,听故事,游神州!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