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周家长青(1 / 2)
周长青也是近两个月才听说楚南政务院这个他不是很明白的名字的,只晓得是楚南的几个州府联合起来对付大唐朝廷的。
后来,又有逃到永明的周姓人家,偷偷地带信回村,说起了政务院的百般好处来,那时他就对政务院抱有了好感。
如今听到分派了这么多的重任,以周家湾现有劳力,哪能在半年之内完成呢。而且依往年官府的作派,这些摊派的劳役不但没有工钱,还要由村民们自备吃食,活计也重。只怕活计还没有完工,周家湾五十多名汉子就得全部交待在工地上。
分派任务的那名差役,也不过十七、八岁,一张娃娃脸白皙干净,一看就是不事农活的人。只是这人说话、行事却很干练,在颇有条理地下派完任务后,就一个个地点名,要求堂内十多名各村的话事人都要表态。
周长青很不幸地被第一个点到,可能他是这些话事人中最年轻的一个吧。表态这个词,他也是刚刚琢磨过味来,明白是这些差役经常说的官话,也就是要表示服从的意思。
“大人,我周家湾现有青壮劳力五十七名,官府如此安排自然是服从的,可是周家湾有些实情也要叫大人知道。”
虽然面对的是一个比自家男娃大不了几岁的小后生,周长青却不敢轻视,他不明白这个年轻的差役是几品的官级,只是依惯例以大人相称。
为了周家湾的存亡,周长青只得大着胆子为周家湾说上几句话,否则自己就成了全村的罪人。
“你是周家湾的周长青吧,我也不是什么大人,叫我刘干事就好,你们在坐的十几个村子,就是我负责的。”
年轻人听到周长青要说实情,就知道是想推脱,可也没有生气的意思,而是再自我介绍一下身份后,笑着问道。
“有什么实际情况,你们都可以说出来,能解决的我会尽量协调解决。”
周长青见这个小刘干事说话还是和颜悦色的,将心一横,大着胆子说道。
“刘,刘干事,开垦田地我们村民是想的,只是就我们这几十名青壮,平日里除了忙于田地里的农活外,就开垦不了多少。再去挖河道的话,就怕是余力不足而误了大人的大事。”
“还有,开垦出来的田地,是交给官府还是由我周家湾耕种?挖了河道,这个赋税是不是可以减免一些?”
周长青也是豁出去了,跟刘干事讨价还价起来。因为按刘干事布置的任务和完工时间,自家村子里五十多人都扑在工地上后,肯定会耽误了农活,那今冬明春的日子可就难熬了。
在全村人的生计大事面前,周长青只好当这个出头鸟,他看出来了,在座的其他人也有这样的心思。只因这次的摊派下来的劳役太过沉重,比南汉官府往年的要重上太多,村子里实在是承受不起。
“哎约,这事怪我,对不起,是我没有说清楚。”
本以为刘干事听了后会黑下脸来威胁一番,周长青说完也不敢直视他,低着头静等刘干事的怒火。却听得“吧”的一声,只见这刘干事拍了拍额头后,先是自我检讨起来。
“大家别误会,我将政务院的政策跟大家说清楚一些。刚才是我太心急了,以为大家都明白政务院的政策的。”
小刘干事名叫刘伟,今年才刚刚满十八岁,父母都在陆记的工厂做工。因是陆记的双职工子弟,三年前本想出来做工的,可因年纪还没到十六岁达不到陆记的用工条件,便先在陆记的学校上学,后因成绩在同龄中算是优秀的,被保送到刚刚创办的行政学院进一步深造。
今年两州行事后,他们这一批学生被提前毕业,充实到各个基层岗位中。刘伟这次是自动请缨到林州来的,现在是林州议政厅农业局的一名科级干事,算是局里面年轻人中的优秀人才。
在刘伟的介绍中,在场的十多名村中主事人才明白,这些开垦出来的田地,产权将归官府所有,再由官府出租给当地的村民耕种。
开垦田地,官府将按劳给出工钱,而且官府还会统一安排蒸汽机农机从事主要的开垦工作,村民们只是配合劳作,效率会较以往的人力开垦高上数十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