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集思广益(1 / 2)
在大唐的心脏长安,一场旨在铸就无敌雄师的军队科技改革,正以波澜壮阔之势全面铺开。承担着核心使命的军事科研小组,宛如在科技浪潮中奋勇前行的先锋舰队,肩负着提升大唐军队战斗力、扞卫国家安宁的重任。然而,前行的航道并非一帆风顺,他们正遭遇着前所未有的重重暗礁与风浪。
这一日,铅云如墨,沉甸甸地压在长安城的上空,阳光艰难地穿透厚重的云层,宛如无力的金缕,稀稀落落地洒在军事科研小组的工坊内,却丝毫未能驱散弥漫其中的凝重气氛。工坊里,一片杂乱之景,各种未完成的武器模型横七竖八地摆放着,仿佛是战败后凌乱的战场,无声诉说着科研进程的举步维艰。科研人员们或低头沉思,双眉紧锁,似在与内心的困惑苦苦搏斗;或对着图纸指指点点,言语中满是焦灼与无奈,面对眼前的困境,他们仿佛陷入了无边的泥沼,茫然失措,一时难以觅得突破的方向。
就在这一筹莫展的时刻,一阵急促而有力的脚步声,如激昂的鼓点,打破了工坊内令人窒息的沉闷。罗章、秦英、邱琦三人神色匆匆地踏入工坊。罗章,这位身经百战、威名远扬的将领,平日里目光坚定如炬,犹如能洞察战场一切动向,此刻却眉头紧锁,透露出深深的忧虑。他迅速环顾四周,眼神中满是关切与坚毅,神情严肃地说道:“诸位,我深知此刻大家正面临着巨大的艰难险阻,但军队科技改革绝非寻常之事,它关乎我大唐的兴衰荣辱,牵一发而动全身,我们绝不能有丝毫退缩之意。古往今来,每一项伟大的发明与突破,无不伴随着无数的艰难困苦,恰似凤凰涅盘,必经烈火的淬炼。如今我们虽深陷困境,但这恰恰是命运对我们的考验,是大唐赋予我们的使命。”
秦英紧接着说道:“是啊,各位。我们不能再局限于现有的思路与方法,困守在这一方狭窄的天地里。我大唐幅员辽阔,地大物博,广袤的土地上,民间藏龙卧虎,说不定就有能解开眼前难题的奇思妙想,只待我们去发现、去挖掘。”
邱琦也赶忙点头附和:“没错,不仅如此,周边国家在某些技术领域或许也有值得我们借鉴之处。我们不应故步自封,而应敞开胸怀,打开视野,以海纳百川的气度,积极与他们交流学习,汲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
罗章微微点头,目光如炬,扫过在场的每一位科研人员,声音坚定地说道:“秦英与邱琦所言极是。我们不妨双管齐下,一方面从民间广泛征集科技创意,让更多的智慧汇聚于此,说不定就能在其中找到那把开启成功之门的钥匙;另一方面,与周边国家展开积极交流,虚心学习他们的先进技术。”
这时,一位科研人员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疑虑,小心翼翼地说道:“将军,从民间征集创意,虽有可能发现令人眼前一亮的奇思妙想,但如何确保这些创意切实可行,能够真正应用到军事科技中呢?而且与周边国家交流,又如何保障技术交流的对等与安全,避免机密泄露,反而让大唐陷入不利之地呢?”
罗章听闻,思索片刻,沉稳地说道:“关于民间创意,我们可设立专门的征集渠道,安排经验丰富、学识渊博的专人对提交的创意进行初步筛选与评估。对于那些具备潜力的创意,我们以礼相邀创作者前来,与我们一同深入探讨,共同完善细节,使其从一个模糊的想法,逐步转化为切实可行的方案。至于与周边国家的交流,我们要精心挑选那些忠诚可靠、智慧过人的使节,制定周全详尽的交流计划。在保障国家安全的前提下,以真诚之心与他国交流,尽可能获取先进技术,同时也要严守大唐机密,确保万无一失。”
众人听后,纷纷点头,原本黯淡的眼神中重新燃起了希望的火花,仿佛在黑暗的深渊中看到了一丝曙光。于是,一场广泛的民间科技创意征集活动就此拉开了帷幕。
长安城内,大街小巷瞬间热闹起来,到处张贴着征集科技创意的告示。那告示上的字迹,仿佛带着神秘的魔力,引得百姓们纷纷驻足观看。一位年轻的工匠,平日里就痴迷于研究各种新奇的器械,对机械构造有着独特的见解。看到告示后,他的眼中顿时闪过兴奋的光芒,心中犹如燃起了一团火。当下,他迫不及待地飞奔回家,翻箱倒柜,找出自己平日里精心绘制的设计图纸。那些图纸,凝聚着他无数个日夜的心血,每一笔每一划都饱含着他对器械创新的热情。他仔细地整理着图纸,反复检查有无遗漏,而后小心翼翼地将图纸卷起,匆匆赶往征集地点。一路上,他步伐匆匆,心中满是期待,渴望自己的创意能够为军队科技改革贡献一份力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