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欣欣向荣(2 / 2)
都是当过兵的,性子直也都比较纯朴,听到赵常山这些话,都觉得深以为然,并不过分。人家提供这么好的待遇,自然不是要白养着你的,既然吃了人家这饭,那自然要有相应的付出的。于是,所有的人便都很自觉的玩命的训练、巡逻、保护牧场。他们大部分有过从军的经历,许多令行禁止的规矩也都不需要过多的一再强调。因此从一开始的时候,整个护卫队的作风和面貌便都极为的优良,张恪看在眼里,自然也是对此极为的满意的。
胡不归也时常去护卫队,有时还和他们一起出去巡逻。虽然这是支非正规的军队,但其表现出的精神面貌,比起正规军来,却是不遑多让,甚至犹有过之的。胡不归见猎心喜,有时候便也在他们训练时亲自下场,指导一番他们的拳脚功夫。张恪见状,便提议要直接给胡不归一个教头的身份,以方便他对队员们进行指导。胡不归对此倒也不拒绝,甚至有些兴高采烈的。他是真的挺喜欢和这些汉子们待在一起的,在营地里和他们一起练功夫、一起吃大锅饭,感觉是真的挺舒服自在的。而队员们对于有一位宗师级的教头来指导他们,那自然是感到极为振奋的。这种机会,可遇不可求,自然也是倍感珍惜的。总之,有这些有利的条件支撑,黑龙牧场护卫队,可谓是精神焕发、斗志昂扬,虽然只有三百人,但却已然表现出了非常不错的战斗力了。
不过,对护卫队来说,却还有一个问题需要解决,那便是武器装备。毕竟是私人武装,在武器装备上还是有一些避忌需要遵守的。基本上,朝廷并不禁止民间百姓持有武器,不过却有三类武器不在此列,一旦发现私藏者,则以谋反论处。这三类被称为制式装备,只能由官府制造,而且每一件制造出来后,都必须打上编号并登记造册以方便追溯和管理,即不能买卖也不能转借,即便是损坏了也必须将其上交。这三样禁止私人制造和拥有的装备便是:强弩、重甲、重型武器。不过,如今自然还要加上火器和火药了。
护卫队想要提高战力,除了保证人员的训练质量外,另外一点自然是要有合适的兵器装备了。只不过威力强大的远程武器如弩和强弓不准用;用于保卫身体的盔甲,犯忌讳也不能用;重型武器和火器火药就更不用说了。只是,除此之外,应该选择什么武器呢?其中,普通型制的弓箭自然是要有的。牧场那么大,尽管护卫队都配备了马,但若连弓箭都没有,那显然也会极大的削弱护卫队的能力的。为了规避朝廷的法律禁条,最终护卫队的常规配备便被定为:普通弓一把,箭二十支,马刀一把,匕首一把以及一根硬木长棍。
这其中比较特别的是那根硬木长棍。因为是负责守卫牧场的,有时便也需要帮忙驱赶一下牲口,这根长棍彼时便能够发挥作用了。当然这只是对外的说法,它另外还隐藏的一个功用是:将那把匕首安装在棍子的一端后,瞬间便变成一把长兵器,类似于长枪,可用来长距离杀伤敌方。虽然朝廷对于长兵器并不坚决禁止,但那是指数量小的情况下。但若是数量很多的时候,那其实还是会有点麻烦的。为了规避这一可能的风险和麻烦,赵常山他们便想了这个主意。不过,像这种通过组合不同兵器变成另外一种的想法,倒并不是他们发明的,民间早就有人这么做了。这也算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了。总之,为了提升护卫队的武力值,又不能犯了朝廷的忌讳,大家还是想了许多办法的。赵常山之前曾问过张恪,能不能弄点火器来?不过,这当然是不可能的,朝廷是不可能让这玩意儿流向民间的。虽然张恪也很想让护卫队拥有火器,甚至于他还真的可以试着去制造出黑火药来。要知道黑火药的原始配方还在他脑子里了。当然,后续唐家对其做了大量实验,进行了改进,提高了它的威力和安全性。
只不过,想了想后,张恪还是放弃了。这事儿,一来他只是知道黑火药的大致配比,但他毕竟不是什么专业人士,真的去研究的话,还是挺危险的;二来,若他自研黑火药的事情,不慎被朝廷知悉的话,那不仅仅是他,还会连累许多身边的人,全都吃不了兜着走的;三来,这种事儿要取得成果,是要花费许多时间和心血,做大量实验的,显然张恪在眼下并不具备这些条件的。而且,就目前而言,这事儿也并没有什么紧迫性,收益和付出也不成比例,还有可能让自己陷入危险中,所以还是算了吧。
护卫队在赵常山的带领之下,倒是尽职尽责的。每天围绕牧场进行巡逻,日常的训练也没有落下,哪怕如今大雪纷飞了,牧民们并没有每天出去放牧,也都不曾偷懒。张恪对此是极为满意的,北方的冬天虽然看起来一片萧瑟,但黑龙牧场总体上却是一派欣欣向荣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