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欣欣向荣(1 / 2)
第40章欣欣向荣
黑龙牧场。
十二月,大雪纷飞。
此时一支数百匹的马队,正冒着皑皑白雪,朝着牧场的方向奔驰而来,领头的正是赵常山。自从接受张恪的邀请,主持组建一支黑龙牧场自己的护卫队后,几个月来,赵常山便一直在为此竭尽所能。为了生活,他在少年时,便入了军营,后来还被招进内卫,有了这些经历,组建一支护卫队,对他来说,倒也不难。再加上胡不归、何刚等也提供了些帮助,为他介绍了不少好手,因此组建工作,进行得还算顺利。这些招募过来的人中,大部分都是从军中退下来的,退出的原因各有不同。有犯了纪律的、有因为伤病的、也有因年纪大了以及其它个人原因的。赵常山自然也不是胡乱就找人进来的,他还是经过了一番认真的挑选的。因此,进入护卫队的这帮人,还真大多都是有一些真本事或者特长的。
在边境地区,开设牧场,安保的工作,自然是极为重要的。否则的话,辛辛苦苦的放牧,到头来,难保不会被一锅端了,到时候哭都来不及的。因此张恪开给护卫队的待遇和条件,还是很慷慨大方的,为的是能借此招揽来真正的好手。尽管牧场如今的经费并不宽裕,但张恪知道在这方面是绝对不能吝啬的。除了饷银向北军正规军看齐外,张恪在后勤上更是不遗余力为他们着想,力求在生活上为他们提供更好、更完善的条件。
当赵常山带着挑选出来的第一批护卫进驻营地时,倒是让这些人有些受宠若惊的。本来以为条件会很艰苦的,却没有想到牧场的东家这般慷慨大方。这个护卫队的营地,场地够大,自然是不用说的。里面排列整齐的新造好的房子,里面的宿舍有一人间至四人间不等,尽管面积都并不大,但床铺柜子桌椅一应俱全;营地的东南角还建有一个大食堂,里面宽敞明亮,桌椅板凳齐备;西南角还有一个大型的澡堂,可同时为五十个人提供热水服务;而营地旁边,还有一个巨大的演武场,让护卫队进行日常的训练,里面甚至还有一处室内的训练场,这考虑得实在是太周到了。总之,牧场为这支护卫队所提供的这些生活设施,其优越性远远超出了大家的预期。许多护卫队员来到这个营地后,第一个想法便是:这里的生活条件可比北军要好太多了,别说牧场开的饷银和北军不相上下,哪怕少上一半,就冲这条件,那也很值得得来啊!
赵常山也没有想到,牧场的后勤保障能做到这种程度,既意外又惊喜。就连胡不归在营地参观了一圈后,也对这里感到很是喜欢,甚至于都想要自己也住到这里来了。某种程度上,老胡或许还是挺喜欢和这帮汉子待在一起的。总之,这个营地看着就让他觉得舒服、亲切。营地内的这些规划设计自然是张恪根据后世人民子弟兵的军营格局进行布置的。张恪另一世时,也曾几次去军中慰问,对于军营中井井有条的样子印象深刻。于是,便模仿了记忆中的样子,进行了这番布置。而在张恪看来,营地内队员们的吃饭、睡觉、洗澡、训练等,自然便是后勤保障中最主要的四件事了,在这一点上,张恪一点都不吝啬投入。在他看来,一支队伍,吃不好、睡不好又怎么可能会有战斗力了?虽说艰苦朴素的作风很好,但这并不意味着要故意虐待自己,没有苦还要硬去吃的。
而在入驻营地后,护卫队的队员们,在亲眼看到了营地的一切后,他们自然对于牧场东家的慷慨大方很是感动。整理好内务后,大家又高高兴兴的到食堂参加了欢迎宴会。宴会上,食物丰盛,牛羊肉管够,队员们看着这一切,却有些无所适从了,因为所有的一切都超出了他们的想像和预期,反倒让他们觉得有点不真实了。然而,当大家略带忐忑的过了几天后,才发现这些竟然真的不是在做梦。虽然此后的伙食不像欢迎宴那天,肉管够了,但却也还是天天有肉吃的。为此,赵常山还向队员们喊话道:“牧场的东家,如此大方、仗义,咱们自然也不能辜负了这一番心意。希望大家以后都能好好的训练、好好的保护牧场,不能让人戳咱们的脊梁骨,说咱们光吃饭不干事儿。咱们丑话说在前头,谁要是偷懒了,那不好意思,你从哪来的就回哪去吧。咱们黑龙牧场不养闲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