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彻底摧毁巴库油田(1 / 2)
第二旅追随李斯特将军一路南下,深入高加索地区,然而,这一路的战事进展得异常艰难。高加索地区山峦叠嶂,地势复杂,多为崎岖的山区地形,对于装甲部队而言,简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坦克在狭窄蜿蜒的山路上行进缓慢,机动性受到极大限制,许多路段甚至难以通行,这使得部队的推进速度极为迟缓。
历经十几天的艰难跋涉,部队终于抵达迈科普油田。然而,眼前的景象却让众人的心瞬间沉入谷底。苏军在此之前已然实施了残酷的焦土政策,为了不让油田落入德军之手,他们采取了一系列极端手段进行破坏。只见油田内浓烟滚滚,部分油井被直接纵火焚烧,熊熊烈火吞噬着一切;有的油井则被倒入大量混凝土进行封堵,井口被死死封住;关键的生产设备也被拆卸得七零八落,散落在各处。整个油田一片狼藉,已然无法正常生产。
德军并未就此放弃,他们凭借着顽强的意志和专业的技能,展开了艰难的修复工作。经过不懈努力,最终仅仅恢复了两座油井的生产。但令人沮丧的是,这两座油井的日产石油量仅有八十桶,这对于帝国的庞大的石油需求而言,简直如同杯水车薪,远远无法满足其庞大的战争机器运转所需。
八月九日,第二坦克旅紧跟第四十九山地军的步伐,艰难越过高加索山脉,踏入格鲁吉亚境内。这片土地,不仅是战略要地,更是约瑟夫的故乡。苏军深知此地的重要性,在此发动了疯狂的反击,如同汹涌的潮水一般,一波接着一波,试图将德军击退。这猛烈的反击成功遏制住了第四十九山地军的进攻步伐,使其陷入了胶着状态。
此时,如何打破僵局,打开局面,成为了摆在第四十九山地军军长舍尔纳面前的一道难题,令他愁眉不展。
第二坦克旅旅长库尔班,是一名来自大明王朝的维族人。出发前,他曾得到朱由检亲自交予的一个锦囊,并严令在到达格鲁吉亚时方可打开。此刻,局势紧迫,库尔班小心翼翼地打开锦囊,看过之后,心中已然有了计较。
库尔班来到舍尔纳将军面前,诚恳地建议道:“将军,想要在高加索地区站稳脚跟,进而成功拿下巴库,仅依靠德军自身的力量,难度极大。我们必须借助当地的力量,我认为联系这里的车臣人和印古什人,或许是打开局面的关键,否则,我们恐难完成统帅交付的艰巨任务。”
“为何是车臣人?他们究竟有何特殊之处?”舍尔纳将军对库尔班的提议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追问道。
“据我深入了解,这里的车臣人和印古什人向来以骁勇善战着称,而且他们与俄罗斯人积怨已久,矛盾颇深,完全可以为我们所用。”库尔班详细介绍道,“将军,且听我慢慢道来。在历史的长河中,车臣人和印古什人就长期与俄罗斯存在诸多矛盾。到了苏俄时期,他们更是遭受了沉重打击。大清洗运动让许多无辜的车臣人失去了生命,社会陷入动荡;全盘农业集体化政策的推行,彻底破坏了车臣民族的传统经济和社会结构,导致大批当地人因饥饿而死。如此种种,使得这些人对约瑟夫的仇恨日益加深,积聚已久。”
“原来如此,那依你之见,我们该如何行动?”听了库尔班的详细讲述,舍尔纳将军心中已然有了几分认同,开始虚心向库尔班请教具体的应对之策。
“此事不难。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车臣人渴望独立的急切心态,向他们承诺给予高度的自治权,以此拉拢他们。同时,为他们提供大量先进的武器装备,全力支持他们反抗并脱离苏俄军队的控制。唯有如此,我们才有更大的把握在这片土地上取得成功。”库尔班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精心策划的全盘计划和盘托出。
“好,就按你说的办!你去负责联系这些人,此事全权交给你处理。”舍尔纳将军果断做出决定,对库尔班寄予了厚望。
库尔班旅长领命后,立刻展开行动。经过多方努力,他终于成功联系到了车臣的首领卡图耶夫。库尔班坦诚地向卡图耶夫讲明了来意,双方一拍即合。车臣人早有脱离苏俄控制的强烈愿望,只是一直因自身实力薄弱,不敢贸然行动。如今库尔班主动找上门来,不仅承诺赠予大批先进的武器装备,还许诺给予车臣人高度的自治权,这无疑让卡图耶夫喜出望外,当即表示言听计从。
舍尔纳将军和库尔班毫不吝啬,给卡图耶夫留下了大量的枪支弹药。这些枪支种类繁多,既有德国制造的精良毛瑟步枪,也有苏军常用的莫辛纳甘步枪。为了进一步增强车臣人的实力,让他们彻底倒向德军,库尔班还将大量缴获的苏军轻重机枪慷慨地交给了卡图耶夫。这些武器的加入,使得车臣人的力量得到了极大增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