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朱棣的试探!蓝玉大惊!郭英:让立(2 / 2)
朱棣眼中满是赞赏之色:“能看透这其中关键的人,实在不多。”
“此战,我大明或许能够覆灭北元朝廷,但却无法彻底根除北元的隐患。”
“无非就是让北元分崩离析,使其部落各自为政罢了。”
“自从北元被赶出我华夏中原之后,北元朝廷对其部落的掌控力便日益下降。”
“如今击溃北元,这便是父皇给北元的致命一击。”
闻言!
“当今皇上能从微末之身崛起,开创这偌大的帝国,再造华夏,其眼界之高远,自然毋庸置疑。”
朱应眼中满是敬重之色:“皇上必然早就洞悉了北元内部的乱象,所以先收复辽东,再北伐北疆。”
“其目的就是为了让大明北疆能够长久地安享太平。”
“这一战过后,别的暂且不说,至少在数载之内,北疆能够安稳无虞。”
朱应面带微笑,十分肯定地说道。
“那未来北疆的安宁,就要仰仗吾北平军与朱应将军麾下的大宁边军了。”朱棣笑着看向朱应,带着几分试探。
“肩负如此重任,自当全力以赴。”朱应一笑。
这时。
朱棣突然转过身,眼神中带着几分深意,问道:“不知朱将军如何看待本王的大哥”
这一问,朱棣的眼神瞬间变得谨慎起来,紧紧地盯着朱应,仿佛在等待着一个答案。
“朱棣,他这是在试探我对朱标的忠诚吗”
朱应心中暗想。
不过,表面上,朱应依然表现出十足的敬意,神色庄重地说道:“太子乃是国之储君,又深得皇上多年悉心培养,未来有太子掌国,大明必将更加繁荣昌盛。”
“看来,朱将军对大哥也是极为敬仰啊。”朱棣笑着说道,那笑容让人难以捉摸其中的深意。
“太子对臣有莫大的恩泽,末将之所以能够获得冠军之爵名,这也是太子赐予的。”
朱应露出感激的神情:“此番北伐之后,若能有幸入应天觐见,那便是末将的福气了。”
朱应笑着回应,话语间滴水不漏,尽显人臣的忠诚与本分,朱棣再怎么仔细琢磨,也挑不出半点毛病。
闻言。
朱棣没有再多说什么。
“此番北伐功成,朱将军必定能够如愿入应天觐见。”朱棣微笑着说道。
“那就借燕王吉言了。”朱应客气地回应道。
两人一番交谈后,话语间都极为谨慎,没有露出丝毫破绽。
待朱应离开后,朱棣的脸色瞬间阴沉下来,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不甘,又带着些许忧虑。
“大哥……朱应……”朱棣低声喃喃,眼中流出一种难以言喻的复杂,仿佛心中有着诸多纠结和思量。
朱应离开将府大殿后,心中暗自思索:“朱棣,他这明显是在试探我。”
“难道是觉得我对他构成威胁了”
不过。
朱应并未将此事放在心上。
“朱棣,你有野心那是你的事。”
“如今我还依托于大明这棵大树,只要你我相安无事,那便罢了。”
“若是你胆敢做出什么小动作,就别怪我不客气。”
朱应在心底冷冷地想着。
朱应本就是重生之人,让他毫无保留地为他人卖命,那是绝无可能的。况且如今他拥有强大的实力和漫长的寿元,未来,朱应坚信自己必定能够开创出属于自己的国度。对于朱棣的心思,朱应心里清楚,但他根本懒得去理会。朱棣要造反,那就随他去,只要不招惹自己就行。
……
镇汉城,明军大营。
中军主营内!
“你说什么”
蓝玉猛地从座位上站起身来,满脸都是难以置信的神色:“朱应已经率领大宁边军攻破了镇夏城而且城中半数的元军都被歼灭了主将马哈吾还被朱应斩杀了”
他的声音因为极度的震惊和激动,有些发颤。
不仅是蓝玉,营帐内众多将领的神情也如出一辙,他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脸上写满了震惊与疑惑,仿佛听到了一个天方夜谭般的事。
“他究竟是如何做到的”常茂忍不住站起身来,眉头紧皱,大声问道:“难道还是和当初在辽东时一样,身先士卒,率领骑兵强行破城”
“回将军。”营帐内的兵卒恭敬地回答道:“标下具体情况并不知晓,但消息传来,镇夏城确实已经被攻破了,而且,确实是朱应将军作为先锋,率先破城。”
得到这肯定的答复后,蓝玉的神情变得极为复杂,脸上笼罩着一层凝重之色,他缓缓坐回座位。
“你退下吧。”蓝玉对着营帐内的兵卒摆了摆手,声音低沉。
待兵卒退下后。
“大舅。”常茂一脸焦急,在营帐内来回踱步:“这朱应难道真的是天生擅长破城的悍将北元在这边境修筑的城池,皆是城高墙厚,我们今日进攻了一整天,都无法拿下,城门更是坚如磐石,根本无法撞开。”
“这朱应到底是怎么做到的照常理来说,至少得上半月之功才能攻克。”
常茂一边说着,一边不停地摇头,脸上满是忧虑。
“此番北伐的战功,关系到我们淮西集团未来在朝堂上的地位。”蓝玉紧握着拳头,神情凝重:“要是再被这朱应抢了主要战功,我们淮西未来可就真的要被他死死压下了。”
虽说他搬出了整个淮西集团的地位来说事,但实际上,蓝玉最为关心的还是自己的利益。
这一次北伐,直接关系到他能否晋位国公!
“那现在该怎么办”常茂停下脚步,看着蓝玉,一脸无奈地问道:“如今镇夏城已经被朱应攻破了,北伐首功已经落入他的手中,甚至李景隆那小子也跟着得了大功,这对我们来说,可不是什么好消息。”
“首战,我们就被狠狠压了一头。”
“看来。”蓝玉脸上闪过决绝:“不能再试探性地进攻了。”
“从明日起,我军全力进攻。”
“、把所有火炮都调动起来,火枪队也全部顶上。”
“必须拿出全部的战力,不惜一切代价破城。”
“既然已经落后了,那就全力追赶,明日,我亲自督战。”
蓝玉沉声说道,充满了一种紧迫感。
这,真的是被朱应给逼急了。
“好。”常茂当即点头。
……
朱应所在的军营,也是二路大军的将营所在地。
“大将军。”李景隆双手捧着战报,微微躬身,恭敬对着郭英递过去,说道:“这是此番末将所写的战报,请大将军过目。”
郭英接过战报,缓缓打开,脸上渐渐露出了一抹惊讶之色。
“单骑破城关,斩敌超千众。”
“包括镇夏城主将马哈吾在内,十数名元将都丧命于朱应之手。”
郭英看着这封战报,表情极为震惊,眼神中满是难以置信。
“李将军。”郭英抬起头,疑惑地看向李景隆:“你确定这战报内容属实”
这战报上的内容听起来实在太过夸张了。
“回禀大将军。”李景隆神色坚定,语气斩钉截铁:“绝对属实。”
“这是末将直接通过都镇抚仔细统计出来的。”
“而且,朱应将军率先杀入城中后,身先士卒,一路奋勇冲杀。”
“死在他手中的元军,绝对远远超过千众。”
“虽然这听起来确实有些超乎常理,但这就是事实。”
起初。
李景隆自己也觉得这个数字太过离谱,简直难以置信。
但经过详细的统计之后,他也只能惊叹朱应的勇猛和战功之辉煌。
“既然是事实。”郭英合上战报,神色严肃,当即说道:“那就呈奏皇上。”
“皇上筹划北伐已久,如今首战就取得如此战果,理应让皇上知晓。”
“大将军。”李景隆微微欠身,露出喜悦的笑容,恭敬说道:“为了能更快地将这振奋人心的战报呈奏给皇上,末将有个提议。”
“咱们不妨先用飞鸽传书,把这首战破城的喜讯先行传达。”
“至于详尽的军报,再以急报的方式呈送。”
毫无疑问,这就是最快的方式。
郭英闻言,微微抬起头,目光带着几分调侃与洞悉,看向李景隆,笑道:“你小子,心思倒是打得挺精。”
“是眼巴巴地想要让皇上快些知道你北伐立下首功的战果吧。”
郭英一边说着,却是带着几分笑意。
“哈哈。”李景隆听到郭英这么说,再也忍不住,畅快地大笑起来,不过有些尴尬。
“好。”郭英摆了摆手:“既如此,那就按你说的来。”
他坐直身子,沉声道:“以飞鸽传书先行将首战破城的消息呈奏皇上,让皇上能第一时间知晓我军的捷报。”
“至于详细军报,务必严谨详尽,再以急报呈送,不得有误。”
“末将领命!”李景隆一听,立刻神情一肃,立刻双手抱拳,深深地对着郭英一拜。
得到郭英的准予之后,李景隆退了出来。
一边走着,一边在心底兴奋的想着:“朱应啊朱应!这一次你立下如此大功,可算是帮了我大忙,那我肯定也得好好地回报你。”
“这飞鸽传书不能写太多,但我定会把对你的夸赞之词写满的,可比那详细军报里对你的表彰要突出得多。”
想到这儿,李景隆忍不住又咧开嘴笑了起来,心中暗自想着:“我们这也算是互相成就了一番大事业。”
这么一想,李景隆只觉得浑身都充满了干劲,连脚步都变得格外轻快,脸上的笑容更是怎么也止不住,仿佛已经看到了回到应天后,自己与朱应一同受到皇上嘉奖的荣耀场景。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