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要钱(2 / 2)
朱瞻基皱眉:“朕是没想到,朕的臣子做事竟是苦寒成这副模样。”
贾川认真的点点头。
朱瞻基摆了摆手说:“也罢,你那点俸银确实不够用,回头朕让海寿送你时给你带一些,若是不够,你大可向济南各方官员开口,他们只要敢给,你收下便是。”
贾川挑眉问:“皇上这是在教我贪腐”
“这事儿用教朕信你,不该拿的你不会拿,拿了心里也不舒坦,再过些年是否还这样……可就说不好了。”
“皇上放心,我这人惜命着呢,好日子只会好好过,有些毛病是娘胎带来的,我胆小这毛病就是,改不掉的,我宁愿睡个安稳觉,也不愿意守着一屋子金银提心吊胆,又不了,再说,儿孙自有儿孙福,我不会替他们考虑太多,最重要一点,我当不了大官,那句话怎么说来着心慈掌不了兵,就我这样的,最好是做个闲散富翁,来日找个山野僻静的地方隐居,手里没有权,便无人来扰。”
“你想的倒是明白。”
“我就这点本事,也就这个时候能帮帮皇上,可咱也得丑话说在前面,我去了之后,难免要惹祸,别管是我还是我带去的人,别正事没干呢,我先入大牢了,皇上还得往外捞我,实在麻烦。”
朱瞻基哼了一声说:“放心吧,除非你令有心思。”
“不能够!我眼下只求活着回来,到时再求皇上赐婚。”贾川嬉皮笑脸的说。
“朕可不会在这件事上难为别人,你想要赐婚可以,先让高家姑娘点头。”
贾川垮下脸来。
朱瞻基哈哈大笑。
贾川趁着朱瞻基心情不错又提出了几个小要求,朱瞻基都准了。
贾川满意的离开。
……
朱瞻基在贾川走后,拿起桌上的奏牍看了一会儿,钱贯小心翼翼上茶的时候,朱瞻基突然开口问:“二叔对外说贾川是谁家后人”
“曾是应城伯的孙岩。”
朱瞻基放下手中奏牍,笑了笑说:“我这二叔,是想借他人的手除了贾川啊。”
钱贯垂头不敢应声。
“孙岩当年被祖父夺爵全家被送去交趾,对外只说因私自用刑杀人,可孙岩在靖难之役中可是有大功的,这便要看他用刑杀的是谁了。”
朱瞻基脑子里闪过几个听说来的画面:
兵部尚书铁铉兵败被俘,祖父亲自审问,铁铉背立庭中,大骂祖父叛逆无道,被割掉耳鼻后煮熟,塞入其本人口中,祖父问:“甘否“铁铉答:“忠臣孝子之肉,有何不甘!“凌迟处死后祖父还吩咐左右,架起油锅把铁铉炸了,大殿上顿时充满了焦煳气。祖父怒道:活着的时候你不朝拜我,炸成骨头灰你也得朝拜我!”并杀其子,铁铉妻女被发配官营做妓女,这个过程孙岩在。
礼部右侍郎黄观在南京城破时投江自尽,然而祖父并未忘记他,依然九族受诛,亲朋受监禁,谪戍者达百余人。大理寺少卿胡闰,监察御史高翔穿孝服入殿,祖父令胡闰换去孝服,胡闰不从,祖父命力士敲碎胡闰的牙,胡闰仍不从,遂被缢死,浸于石灰水中,脱皮以干草填之,悬于武功坊。继籍其九族,斩杀于市,计217口,这个过程孙岩也在。
高翔诛灭九族,并掘其祖先坟冢,亲戚朋友均被派往戍边。并给所有姓高者增加赋税,称:“使世世代代的人都骂高翔,据说这个主意是孙岩出的。
建文朝力主削藩和对燕王朱棣用兵的齐泰、黄子澄,皆被凌迟处死,诛灭三族,妻女入教坊司为妓女。户部侍郎卓敬,凌迟,诛灭三族。监察御史王度满门抄斩,姻亲连坐一百五十五户无一幸免。刑部尚书侯泰满门抄斩。御史练子宁被缚至大殿,因对祖父出言不逊,遂断其舌曰:“吾欲效周公,辅成王”练子宁手蘸舌血,大书于地上曰:“成王安在”遂被磔死,并族杀其全家,还将所有姻戚全部戍边,这些事好像跟孙岩或多或少都有些干系,或是他动的手,或是他出的主意……
朱瞻基深吸一口气,若说有人想杀安平伯李安是为了替祖上报仇,那是因为李安还是李安,像孙岩这样的,全家或早都死在交趾了,自然没人会去找他寻仇,但若是突然有人传言贾川便是孙岩留下的根……
朱瞻基冷哼了一声,当年杀的时候痛快,可时过境迁后留下的可不是好听的说辞,所以祖父想平息一下一些人心中的愤怒,或许也有埋怨孙岩的意思,夺爵算是网开一面,发配交趾便是不想亲手染上功臣的血,没想到这事儿被二叔拿来用了。
朱高煦若是能提前想到,他自以为聪明的举动反倒是让朱瞻基对贾川愈发信任,可能也会掂量一下是否这般做,不过话又说回来,朱高煦本就没想让贾川活着再回京,朱瞻基是否信任又有何干系
钱贯见皇上沉思了很久,终是鼓足了勇气轻声问道:“这事儿……是否让贾川知晓”
朱瞻基收回思绪,摆了摆手说:“到了济南再说,二叔想要借别人的手,朕正好看看还有谁能蹦跶。”
朱瞻基看了眼垂头的钱贯,也知跟他说这些无用,便岔开话题问:“韩镇可有查明贾川身世”
“查明了,贾川爹娘本是河北章丘人,爹娘双亡后随叔父到运河边拉纤过活,后来叔父过世,他因能言善道得了机缘进了巡检司。”
朱瞻基叹了一口气。
钱贯不知皇上这是惋惜还是可怜,亦或者是想到了百姓疾苦,不管是什么,钱贯现下想的是,贾川走着一趟可得活下来呀!
……
贾川又在京城待了两日,终是得到启程的命令。
这两日里贾川未见过陈默,他以为陈默知道了此行艰难,便趁机躲了,哪知临行前一晚,徐恭上门,带他去见了锦衣卫指挥使刘勉。
在刘勉府上的书房中,贾川还见到了王裕和陈默。
见锦衣卫指挥使这个事贾川到京的时候徐恭便说了,却迟迟没有兑现,贾川巴不得徐恭忘了,他着实不知道指挥使见他有何意义
意义便是给贾川打气。
刘勉看着年纪与徐恭,王裕差不多,都是四十岁上下的样子,只是徐恭看着更像读书人,王裕看着清心寡欲的,最善皮笑肉不笑,而刘勉却是武将模样,四方脸,络腮胡,一身气势不可挡,坐在那里贾川都觉着椅子装不下刘勉。
这一场会晤宗旨是向贾川说明此行并非他一人作战,他身后有锦衣卫全程跟随,为了彰显锦衣卫对贾川的支持,镇抚司派出陈默率三明百户,若干总旗小旗跟随,方便查证不法官员即刻押解回京。
贾川越听越糊涂,既然如此,便如同安平伯府的案子,锦衣卫直接出手便是了,何必让他到前台唱戏
贾川只当是明白朱瞻基不想留下跟他祖父一样的名声,他们祖父二人对锦衣卫的使用都有自己的看法,他只是可怜自己,会不会有一日被传成恶魔一般的人物,所到之处便会激起腥风血雨,伴随着当地官员的脑袋落地,他便算是扬名了……
实则朱瞻基更是看中了他的脑子,放眼锦衣卫,无人能及。
虽说这件事刘勉也曾据理力争过,但确实找不到一个脑子清明,遇事果断,应变能力极强,且有查案能耐之人。
贾川同情了自己三秒钟后,突然想到一个问题,他若是将这些事都做了,史书上怎会没有他的名字
贾川下意识的搓了搓脸,刘勉见到以为他是担心差事难办,便开口宽慰道:“此行确实诸多艰难,但胜在你年轻,且汉王已是强弩之末,身边又有多人护着,地方官员大多也会尽量配合,想来不会如你想象那般难。”
贾川心说:不难你去!
徐恭也说:“贾川思虑缜密,做事稳妥,指挥使大可放心,他必能不负圣恩。”
贾川知道这时候自己再不表态就没礼貌了,忙起身带着一脸坚定,躬身道:“我一定竭尽全力,赴汤蹈火,豁上性命,也要完成任务!”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