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洞庭湖水师(1 / 2)
第150章洞庭湖水师
“目前的基层官员确实有些多了,”林文昌跟着开口附和道,“官吏的伴标开支太大,既要养兵,又要养官,还要打仗,度支司的财政已经快要周转不过来。”
很现实的问题,聂宇也没法反驳。
他参照红色政权和太平天国的先进思想,所搞出来的乡民农工会,还有村镇二级行政区划,已经有些脱离实际。
对大将军府掌控基层实权,那肯定是有好处,可村镇的职能高度重合,乡民农工会和村长加起来,干的事情等于镇级官吏该干的事情。
他们干完了,镇级官吏就无事可做,除非到了收税和灾情的特殊时期,这些镇级官吏才会变得稍微忙起来,也只是忙碌段时间。
说是冗官,又不像冗官,说不是冗官,但确实大部分时间都没事干,闲的发慌。
聂宇略一思忖,便知道问题出在哪了,他还是有些想当然,忽略了当下的人口与生产力,并不足以支撑村镇和农工会并行的两套班子。
聂宇笑道:“我汉军毕竟基业草创,许多事情都要慢慢来,既然有问题,那就及时改正。不过,乡民农工会和村镇二级的区划,这些都不能撤销。”
刘骏点头:“乡民农工会、村镇二级区划自然要坚持,也必须坚持,但在基层官吏的数量上却是可以适当削减。就比如现在的临湘县,原本就有八个集镇,我汉军将其并入管辖后,又打散增设两镇。而南边的平江县占地更广,却只有八个镇,这并不合理。临湘县起码能削减三到四个镇,也利于各村镇乡民混居,避免宗族尾大不掉之势。至于削减掉的镇级官吏,完全可以送至长沙、衡州、桂阳、辰州这些地方,让他们去那里分田治民。”
刘骏一通发言下来,显然已经提前做过准备,也算过了每个县到底该减掉多少官吏,这些被减掉的官吏又该去往哪里。
聂宇点头说道:“既然如此,那就按人口和实际情况,对各县进行统筹裁撤,每县最多裁撤三个镇,裁撤下来的官吏,全部打散前往辰州、桂阳、长沙、衡州,去那里治民分田。”
敲定了对村镇基层官吏的调整,聂宇麾下的州县区划,官员的任免也做出了部分微调。
常德知府总算没再悬而空置,人选已经内定,为澧州知州聂霖迁调,澧州知州则由州同知徐敏提拔升迁。这徐敏是岳州人,没什么特别亮眼的功绩,只是兢兢业业辅佐知州管理澧州民政。
辰州也任命一个新知府,名叫刘弘昌,籍贯荆州府,同样没什么特别功绩,胜在有个举人功名,而且资历够老,从不贪污受贿,做事也认真敢做。
一连任命两个新知府,外加一个新知州,湘西的安定问题差不多算是暂时解决了。
聂宇接着说道:“既然已经说到了民政,军政的事情咱们也来议一议,洞庭湖水师已经如何了”
王若愚连忙上前说道:“洞庭湖水师目前尚在操练,共有水兵三千五百人,其中两千人为洞庭湖民参军编户,他们的分田也已经优先分完,另有一千五百人为周边沿湖村镇百姓参军。”
“不行,还是不够。”聂宇摇头说道,“水师的人数还是太少了,我汉军的陆师已经有了五万,那水师起码也要再扩军一万才够。”
话音刚落,林文昌立马出列反对:“大将军,我汉军目前财政已经捉襟见肘。光是养这五万大军,财政上就已经非常吃力,若是再扩军水师一万,这军费钱粮的开支怕是都难以支撑。”
聂宇说道:“我明白度支司的难处,但水师还是必要的,没有水师,未来我们在长江上如何面对伪清的水师”
实际上,彼时的伪清在长江上,是没有一支成建制的水师舰队存在,但就是这样才恐怖。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