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战后琐事(1 / 2)
第149章战后琐事
湘西清军主力都已经战败,只有不到两千民兵乡勇的辰州城,当然挡不住杨芳这员猛将的兵锋。
城破的同时,湖南巡抚姜晟跳城自尽,而湖广提督刘君辅试图阻拦杨芳,被杨芳亲兵乱刀砍杀。
等到杨芳率军冲入辰州府衙,辰州知府早已脚底抹油跑路,连带同知、通判也都一并不见踪影,只剩一个沅陵县令捧着宜印民册跑来投降。
辰州城下,汉军继续沿江南下,又接连攻克了泸溪、辰溪、溆浦二县,兵锋一直推到元溪山至怀化镇才算停下。
……
乾隆六十一年(嘉庆元年),十二月。
汉军在辰州、常德二府分别留下了驻军后,主力大军总算班师回返岳州府。
再不回去,聂宇真要撑不住了!
这可是几万大军的人吃马嚼,湘西的十万清军,都是靠着湖广两省民力在勉强供养。而聂宇麾下军队倒是没有十万,但也有四五万了,有不少都是正在操练的新兵,另有火器坊的大炮、火铳制造,可都要钱粮银子。
这么多军队、兵甲、火器的军费粮草,全靠这省不到的地盘来供养,差点没把聂宇手下的度支司宜员们给逼疯了。
没错,压缩干粮是可以拿来充当军粮,可也只能作为临时军粮,就算现代的军队打仗,也不可能天天吃、顿顿吃,只吃压缩干粮。士兵也是人,是人就需要肉食来补充蛋白质,没有肉食就练不出精锐,同样没有肉食,士卒打仗就会体力不足,就会没有力气。
这也是为什么清军会打不过汉兵,除了装备上的差距,还有就是体能素质上,普通清兵比汉兵要差了太多。
汉军可是真的在天天操练,吃饭也是天天有着肉腥,没肉也得弄碗有油水的肉汤来补充蛋白。
这些可都要烧钱,光是这一场大战打下来,也没几个月,就差点打空了汉军今年下半年的财政税收。
林文昌有些疲惫说道:“大将军,此战我军虽胜,但自身损耗也很大。新拿下的辰州已经被伪清几次强征盘剥,恐怕不仅难以贡献钱粮,可能还需我们去贴补。”
话音落下,来开会的汉军各司衙官员,都是面面相觑。
这仗打的,算怎么回事
湘西的清军被灭了,汉军也扩大了地盘,可以说是一举两得的大捷了!
汉军文武也很高兴,可高兴完了,现实也要面对。辰州太穷了,穷的叮当响,这里被伪清几次强征盘剥,早就已经被掏空了。就算有汉军贴补,未来一两年内怕是都贡献不了半分钱粮。
这地盘扩张了,跟没扩张一样,反而还多了几十万张要吃饭的嘴。
管汉军钱袋子的林文昌,当然得发愁,这官给他做的,压力山大,但要他放手,他又实在舍不得。
权力就像毒药,尝到了就舍不得放手!
聂宇说道:“文昌辛苦了!度支司的努力,我都看在眼里,这辰州百姓的赈灾钱粮,还是要度支司多多费心,切勿短缺怠慢了。”
他也晓得度支司的难处,但晓得归晓得,该的钱不能不,仗也不能不打,兵也不能不养,他们是在造反,稍微慢上一步就得死无葬身之地。
度支司哭穷缺钱,那他也只能先慰问,再勉励了。
财政缺钱的话题暂时略过,王若愚这时上前问道:“大将军,此战我汉军大捷,平陇苗民石柳邓也遣使请求内附,不知该如何处之”
这话问的很有水平,一口一个平陇苗民,既是尊重对方是苗民,同样也是着重强调对方应该是苗民,而非是所谓的“苗王”。
聂宇都还只是大将军,麾下地盘居然有人称王
哪怕是“苗王”这种具备特殊含义,不属于汉人普适观念的“王”也不行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