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我是导演,不是药神(2 / 2)
吕受益,刘牧师,刘思慧,彭浩,这些人同样的也有着自己的立场。
吕受益的妻子,大家原谅程勇,她无法原谅,因为她的立场在那摆着,她的丈夫死了啊,你可以说她自私,可是这个世界上谁人不自私
病友群体也一样,几万块钱一瓶药病人吃着,可是程勇卖五千一瓶,他们还是觉得贵,有人说这就是人性,但是我想说的是,这也是因为他们有自己的立场!站在病人的角度,自然是药越便宜越好,甚至免费!你可以说他们太想当然,可是这却是人之常情!
包括医药代表,他们费那么多人力物力精力,投入那么多成本去研发药物,所以自然希望能通过卖药来赚钱,这也是立场。
包括警方,曹斌同情病人,可是作为执法人员,他们必须依法办事,这也是立场问题.”
“有网友表示,《我不是药神》里面导演你的立场不够中立,不够客观,你怎么看”记者又问道。
陈默笑了:“你所谓的中立,客观,放在导演身上本来就很可笑。作为导演,我一直都认为,导演是最不可能完全中立的,因为完全中立就没有情感代入了,如果连情感都无法代入,那我们还拍什么电影
我们通常会在电影上面标注:某某导演作品,其实本就已经说明了问题,说明了,这部电影是某个导演的作品,就已经贴上了标签,如果没有立场,完全客观,那干嘛还要强调这一点”
同时,陈默也被问到了结局的“歌功颂德,粉饰太平”的问题。
“在剧情急转直下即将变成悲剧的时候,镜头一晃,程勇被封神,获得了“万民景仰”。镜头再一晃,三年过去,程勇出狱,“正版药进医保了”。前期被人视若珍宝的仿制药,转瞬就成了没人买的“那玩意儿”。
这样的结局,是否是为了过审”记者又问道。
陈默笑了,这个问题,你说是不是,那肯定是了。
但是他肯定不能这么回答啊!
其实是,也不是!
最主要的是,《我不是药神》什么样的结局才算是轰轰烈烈
故事讲到那,其实就已经结束了,结局怎么安排
怎么安排才会让所有人满意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甚至于,你说如果不用这个结局,那用什么结局程勇被判刑,然后完事了这同样的也不会让人满意。
可是你要让陈默去提出一个真的牛逼的解决办法,这不扯淡吗,他也是人,又不是神,这个问题,陈默就算是重生者也没卵用啊!
他重生那会儿,这个问题同样的也依然是这样的。
“这个问题我其实很疑惑,为什么大家要这么想首先,电影可以提出问题,但是我们导演不可能真的能给出完美的解决问题的办法,《我不是药神》的片名,其实已经很好的告诉大家这一点,程勇不是药神,我陈默作为导演,同样的也不是药神啊!
这个问题存在着,我希望的是能让大家知道这个问题存在着,让大家去思考讨论如何解决,而不是通过电影给出解决的办法。
整个社会存在的问题,那么多人努力去想,都想不出完美的解决方案,凭什么认为我们导演就有这个本事了
我们能拍的,就是当下我们认为的最好的解决问题的办法,或许这个办法未必是最好的,但是至少是现阶段,可行的不是吗
而且我特别不理解,为什么大家就不相信我们国家会变好呢怎么就不能好了呢2002年国内慢粒白血病是30%的存活率,现在已经是85%了,这难道不是社会的进步吗
我可以告诉大家的一点,那就是,《我不是药神》的结局,从一开始就是这个,而且这部电影在审核的过程之中,可以说一刀没剪!
所以也不存在是为了过审而添加这样的一个结局。”
其实这些东西,真的就只是宣传素材而已,到了这个时候,《我不是药神》大势已成。
而《我不是药神》的种种也开始被网友用放大镜拿来分析。
比如细节。
有网友惊叹:“好的电影,果然都是细节控啊!《我不是药神》里埋了很多细节,有些是为了反映现实生活,比如医院门口的号贩子;有些是为了营造氛围,比如屠宰场的猪肉上停留的苍蝇;有些是为了体现人物性格,比如发迹后的程勇看的书《做人的资本》。
有些地方,你以为是闲笔,其实也别有深意。比如曹斌给警察局长汇报案情的那场戏,局长掏出烟灰缸提醒曹斌“不要把烟灰洒出来了”。一个苛刻严厉、眼里揉不下沙子的警官形象顿时鲜活起来。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只能说,导演真的用心了!”
“不止,张长林这个角色真的很有意思,也很讽刺。
张长林卖假药,恶意竞争,哄抬药价,可是当他落网后,被各种逼供,始终也没有供出程勇,也算是盗亦有道。
看到这个,你是不是对张长林突然有了一丝感动那就对了,你看,人性就是这样,好人成佛要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坏人只要放下屠刀就可以了。”
“电影里面好多象征性的东西啊!特别是口罩,真的让人印象深刻。
口罩象征病人们的心防,或者说尊重。
程勇刚开始推销被拒的时候,病人们戴着口罩。
后来第一次和病友群群主们谈合同的时候,要求大家摘下口罩,因为他觉得大家不尊重自己,大家在一片压抑中纷纷摘下口罩,象征大家走投无路迫于形势屈服于他。
程勇嘴上一脸嚣张的说,嫌有菌是吧,那你们走吧,但是他手上却悄悄地掐灭了烟。
当时吕受益是第一个摘下口罩的,后来当团队解散的时候,吕重新戴上了口罩。老吕死了以后,程勇从吕家出来,楼道里的人看着他,却都戴着口罩,并都对他一脸冷漠。
当程勇在囚车里游街的时候,人们自发主动的摘下了口罩,象征大家已经完全接纳了他,尊敬他。
一个口罩被用绝了啊!”
“不止啊,电影还有好多细节和伏笔,程勇第一次拉刘牧师入伙的时候,忽悠他说,神说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那个时候他说这话只是为了赚钱。
吃散伙饭的时候他说,我上有老下有小的我不想坐牢。
后来老吕死了后,他在明知道自己可能会坐牢的情况下决定以成本价甚至赔钱代购药,那个时候他是发自内心的想,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老吕死了,老吕媳妇不原谅程勇,黄毛不原谅程勇,病友们在老吕家门口乌泱泱站了一大群,全都阴森森的瞪着程勇,连程勇自己都不原谅自己。
可是老吕的死,是人家程勇的错吗程勇要是真的不管老吕,老吕应该都死了多久了。就像程勇说的,他上有老下有小,中间还有一大厂的工人要养,他不想坐牢,有错吗病人不想死,那他程勇就想吗可能他错就错在他不懂有句话叫升米恩,斗米仇。救人是不够的,人们要的是救人救到底,送佛送到西,没有救到底,那你就有错。
于是程勇为了救人终于把自己救进了牢底。
明明是团伙“作案”,最后坐牢的只有程勇一个人。
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