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书先生兴衰记(2 / 2)
有一次,一个孩子对书中的一句话不太理解,小心翼翼地问先生:“先生,这句话我不太明白,您能再讲讲吗?”先生皱了皱眉头,不耐烦地说:“我刚刚不是讲过了吗?怎么还问,自己看!”孩子委屈地低下了头,其他孩子看到这一幕,也都不敢再轻易提问。
不仅如此,先生还开始收一些额外的礼物。有些家长为了让先生多照顾自己的孩子,会送一些点心、布料之类的东西。先生起初还推辞,后来收得多了,也就习以为常。
有一天,一位家境贫寒的家长来到学堂,他手里拿着一篮自家种的蔬菜,有些不好意思地对先生说:“先生,我家穷,没什么值钱的东西,这是自己种的菜,希望您能收下,多关照一下我的孩子。”先生看了看那篮蔬菜,脸上露出一丝嫌弃,说道:“就这点东西?你也太没诚意了。”家长听了,心里十分难过,默默地离开了。
这件事在小镇上渐渐传开,大家对先生的看法开始有了改变。孩子们也不再像以前那样崇拜先生,课堂上的气氛变得越来越沉闷。
不久之后,学堂里来了一位新的教书先生。这位新先生年轻有活力,对每个孩子都很有耐心,而且不收任何礼物。他用有趣的方式给孩子们讲课,还经常带着孩子们做一些小游戏,让他们在玩中学到知识。
孩子们一下子就喜欢上了新先生,纷纷跑到新先生的课堂。原来先生的课堂变得冷冷清清,只有寥寥几个学生。先生看着空荡荡的教室,心里十分懊悔。他想起自己以前认真教学的日子,那时候虽然没有什么额外的收入,但却过得很充实,也赢得了大家的尊重。
这天,先生鼓起勇气,来到新先生的课堂,看着孩子们开心的笑脸,他对新先生说:“我想向你学习,重新做一名好先生。”新先生微笑着说:“好啊,只要你愿意改变,什么时候都不晚。”
从那以后,先生努力改正自己的缺点,又变得和以前一样认真负责。他和新先生一起探讨教学方法,互相学习。小镇上的人们看到先生的改变,又重新认可了他。学堂里再次充满了孩子们的欢声笑语,而先生也明白了,作为一名教书先生,最重要的是用心教学,赢得学生和家长的尊重,而不是追求那些物质上的东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