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苏秦列传翻译上(2 / 2)
“韩国北边有巩邑、成皋这样坚固的要塞,西边有宜阳、商阪这样的关塞,东边有宛邑、穰邑、洧水,南边有陉山,国土纵横九百多里,军队有几十万,天下的强弓硬弩都是从韩国制造出来的。像谿子弩、少府制造的时力弩、距来弩,射程都能达到六百步以外。韩国士兵脚踏弩机发射时,能连续发射一百支箭而不间断,远处的敌人能被射穿铠甲、穿透胸膛,近处的敌人能被射穿心脏。韩国士兵所用的剑、戟等兵器都出自冥山、棠谿、墨阳、合赙、邓师、宛冯、龙渊、太阿等地,这些兵器在陆地上能斩断牛马,在水里能截断天鹅、大雁,面对敌人时能斩断坚固的铠甲、铁制的盾牌,像皮革制的臂衣、盾牌上的丝带这些装备,韩国士兵无不具备。凭借韩国士兵的勇猛,披上坚固的铠甲,脚踏强劲的弩机,佩带着锋利的宝剑,一人抵挡百人,那是不在话下的。凭借韩国的强大和大王您的贤明,却要面朝西方去侍奉秦国,拱手屈服,使国家蒙受耻辱而被天下人耻笑,没有比这更严重的事了。所以希望大王您仔细考虑这件事。大王如果侍奉秦国,秦国必然会索要宜阳、成皋。今年把这些地方献出去了,明年又会要求割让别的土地。给它吧,已经没有土地可割让了;不给吧,那么以前的功劳就白费了,而且还会招来后面的祸患。况且大王的土地是有限的,而秦国的要求是没有止境的,用有限的土地去迎合没有止境的要求,这就是所说的招致怨恨、结下灾祸啊,不用打仗土地就已经被削减了。我听说民间有句谚语说:‘宁做鸡口,不做牛后。’现在您面朝西方,拱手向秦国称臣,这和做牛后有什么区别呢?凭借大王您的贤明,又拥有强大韩国的军队,却落得个‘牛后’的名声,我私下真为大王感到羞耻啊。”于是韩王气得变了脸色,捋起袖子,瞪大了眼睛,手按宝剑,仰天长叹说:“我虽然没有什么才能,但也决不会去侍奉秦国。现在您传达了赵王的教诲,我愿意把国家托付给您,听从您的安排。”
苏秦又去游说魏襄王,说:
“大王您的国土,南边有鸿沟、陈地、汝南、许地、郾地、昆阳、召陵、舞阳、新都、新郪,东边有淮水、颍水、枣邑、无胥,西边有长城作为边界,北边有河外、卷城、衍邑、酸枣,国土纵横一千里。魏国的名声虽然不大,但是田间房屋密密麻麻,连放牧牲畜的地方都没有了。人口众多,车马成群,日夜川流不息,轰轰隆隆的声音,就好像有大军经过一样。我私下估量大王您的国家并不比楚国小,然而那些主张连横的人却蛊惑您去结交像虎狼一样凶狠的秦国来侵扰天下,一旦遭受秦国的祸患,他们却不顾及这样做带来的灾祸。依靠强大秦国的势力来从内部胁迫自己的国君,罪过没有比这更严重的了。魏国,本是天下的强国;大王,本是天下的贤王。现在您却有意面朝西方去侍奉秦国,自称是秦国东边的藩属,为秦国建造帝王的行宫,接受秦国的冠带制度,春秋两季给秦国纳贡助祭,我私下真为大王感到羞耻啊。我听说越王勾践凭借着三千名疲惫的士兵作战,在干遂擒获了吴王夫差。周武王只用了三千士兵,三百辆革车,就在牧野制服了商纣王:难道是他们的士兵众多吗?实在是因为他们能发挥自己的威力啊。现在大王您的士兵,有武士二十万,苍头军二十万,能奋勇作战的二十万,勤杂兵十万,战车六百辆,战马五千匹。这比越王勾践、周武王的兵力可强多了,现在您却听从群臣的建议,想要去侍奉秦国。侍奉秦国就必然要割让土地来表明诚意,所以仗还没打国家就已经亏损了。凡是群臣中主张侍奉秦国的,都是奸邪之人,不是忠臣啊。作为臣子,割让自己国君的土地来求得与外国的交情,苟且偷安,不顾及身后的祸患,损害国家利益来成全私人的好处,依靠强大秦国的势力来从内部胁迫自己的国君,以求得割让土地,希望大王您仔细考虑这件事啊。”魏王说:“我没有才能,以前没听过您这样高明的教诲。现在您传达了赵王的旨意,我愿意把国家托付给您,听从您的安排。”
苏秦接着往东去游说齐宣王,说道:
“齐国南边有泰山,东边有琅邪山,西边有清河,北边有渤海,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四面都有险要关塞的国家呀。齐国的疆土方圆两千多里,披甲的士卒有几十万,粮食堆积得像山丘一样。齐国三军精良,而且五家的兵卒也很强,军队进攻时就如同锐利的箭头,作战时好似迅猛的雷霆,收兵时仿佛疾风骤雨。即使遇到战事,也从来不用翻越过泰山,渡过清河,涉足渤海。临淄城里有七万户人家,我私下估量,每户不少于三个男子,三七就是二十一万,不用等从远处的县邑征兵,单是临淄的士卒就已经有二十一万了。临淄非常富足殷实,那里的百姓没有不吹竽鼓瑟、弹琴击筑、斗鸡走狗、玩六博、蹋鞠的。临淄的道路上,车轴互相撞击,行人肩膀挨着肩膀,把衣襟连起来就能成为帷帐,举起衣袖就可成为幕布,人们挥洒的汗水如同下雨一般,家家富裕,人人富足,志向高远,意气风发。凭借大王您的贤明以及齐国的强大,天下没有哪个国家能与之抗衡。如今您却要面朝西方去侍奉秦国,我私下里真为大王感到羞耻啊。况且韩国、魏国之所以特别畏惧秦国,是因为它们与秦国接壤。双方军队一出动相互对峙,不出十天,胜败存亡的局势就见分晓了。韩国、魏国要是战胜了秦国,自身兵力也得折损一半,四方边境就守不住了;要是战败了,那么国家紧接着就会陷入危亡的境地。所以韩国、魏国很看重与秦国交战,却轻易地就向秦国称臣了。现在秦国如果要攻打齐国,情况就不一样了。秦国要越过韩国、魏国的土地,经过卫国阳晋的通道,穿过亢父的险要地段,那里车不能并行,马不能并排走,只要有一百个人守住险要之处,一千个人都不敢通过。秦国即使想深入齐国境内,也会顾虑重重,像狼一样时常回头张望,害怕韩国、魏国在后面算计它。所以秦国只是虚张声势,恐吓威胁,骄傲矜持而不敢前进,这样一来,秦国不能危害齐国也就很明显了。如果不深入考虑秦国对齐国无可奈何这一点,却想要面朝西方去侍奉秦国,这是群臣的计策失误啊。现在您可以做到没有侍奉秦国的名声,却拥有强国的实际地位,所以我希望大王您稍微留意考虑一下这件事。”齐王说:“我不聪慧,齐国处在偏僻荒远的海边,是地处东方尽头的国家,从来没听过您这样的高见。现在您传达赵王的旨意来开导我,我恭敬地把国家托付给您,听从您的安排。”
苏秦于是往西南方向去游说楚威王,说:
“楚国,是天下的强国;大王您,是天下的贤王。楚国西边有黔中、巫峡,东边有夏口、衡州,南边有洞庭、苍梧,北边有陉塞、郇阳,疆土方圆五千多里,披甲的士卒有一百万,战车有一千辆,战马有一万匹,储存的粮食足够十年用。这是成就霸王之业的资本啊。凭借楚国的强大以及大王您的贤明,天下没有谁能与之抗衡。如今您却想要面朝西方去侍奉秦国,我私下认为大王您不应该这样做啊。秦国在天下最忌惮的莫过于楚国了,楚国强大则秦国就会变弱,秦国强大则楚国就会变弱,双方势不两立。所以我为大王您考虑,不如实行合纵策略来孤立秦国。大王您如果不采用合纵之策,秦国必然会出动两路大军,一路从武关出发,一路从汉中出发,那么鄢郢就会受到震动了。我听说要在事情还未混乱时就进行治理,要在祸患还未发生时就采取行动。等到祸患来了才去忧虑,那就来不及了。所以希望大王您尽早仔细考虑这件事。大王您要是真能听从我的建议,我可以让崤山以东的各国都来进献四季的礼品,来听从大王您英明的诏令,把国家托付给您,供奉宗庙,训练士兵,整备武器,听凭大王您调遣使用。大王您要是真能采用我的计策,那么韩国、魏国、齐国、燕国、赵国、卫国的美妙音乐、漂亮美人必定会充满您的后宫,燕国、代地的骆驼、良马必定会填满您宫外的马厩。所以合纵成功则楚国称王,连横成功则秦国称帝。现在您放弃成就霸王之业的机会,却落得个侍奉别人的名声,我私下认为大王您不应该这样做啊。秦国,是虎狼一样的国家,有吞并天下的野心。秦国,是天下人的仇敌啊。那些主张连横的人都想割让各诸侯国的土地去献给秦国,秦国一旦成功,就会修筑高大的楼台亭榭,营造华美的宫室,欣赏着竽瑟演奏的音乐,前面有楼台宫阙,后面有美丽的佳人,而各诸侯国遭受秦国的侵害却没办法和他们一起分忧。所以那些主张连横的人日夜都在用秦国的权势来恐吓各诸侯国,以便求得割让土地,希望大王您仔细考虑这件事啊。”楚王说:“我的国家西边与秦国接壤,秦国怀有夺取巴、蜀,吞并汉中的心思。秦国,是虎狼一样的国家,不能和它亲近啊。而韩国、魏国迫于秦国的祸患,不能和它们深入谋划,和齐国、赵国深入谋划又怕有人反叛来出卖楚国,计策还没定下来,我实在是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苏秦说:“大王您要是真能听从我的建议,我请求前往齐国、赵国,让合纵的盟约不被破坏,齐国、赵国实行合纵之策,那么楚国就可以安定了。”楚王说:“好的。”
就这样,六国合纵结盟,齐心协力。
苏秦担任合纵联盟的盟长,同时兼任六国的相国。他向北回报赵王,在回去经过洛阳的时候,随行的车马辎重众多,各诸侯国派来送行的使者也很多,那场面和王者出行差不多。周显王听到这个消息后十分恐惧,赶忙清扫道路,派人到郊外去慰劳。苏秦的兄弟、妻子、嫂嫂都斜着眼睛不敢抬头正视他,都趴在地上,像奴仆一样伺候他吃饭。苏秦笑着问他的嫂嫂:“你以前对我那么傲慢,现在却如此恭敬,这是为什么呢?”嫂嫂以面伏地,像蛇一样匍匐前行,谢罪说:“是因为看到小叔您现在地位尊贵,钱财又多啊。”苏秦长叹一声说道:“同样是我这一个人,富贵了亲戚就敬畏我,贫贱时就轻视我,更何况是一般人呢!假如当初我在洛阳近郊有两顷良田,我难道还能佩带上六国的相印吗?”于是他拿出千金赏赐给宗族亲戚和朋友。当初,苏秦到燕国去的时候,向别人借了一百钱作为路费,等到他富贵了,就拿一百金去偿还。他还普遍报答了所有曾经对他有恩的人。他的随行人员中有一个人唯独没有得到报答,就上前自己诉说。苏秦说:“我不是忘了你。当初你和我到燕国去的时候,多次想要离开我。我当时处境困窘,所以你没办法留下来,现在你也算是得到好处了。”苏秦促成六国合纵联盟之后,回到赵国,赵肃侯封他为武安君,苏秦于是把合纵盟约送交秦国。此后秦国的军队有十五年不敢窥视函谷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