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3章 汉光武帝驾崩明帝继位(2 / 2)

加入书签

大臣们还是一个劲儿地拍马屁,都说有祥瑞出现。有的说京城里有甜美的泉水冒出来,有的说城里长出了红色的草,就连四方的郡国,也上奏说有甘露降下来,好像什么都顺着光武帝的心意,天下都幸福得不得了。这就是所谓的“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光武帝有点骄傲了,大臣们就更会讨好他了。那些公卿大夫们还上书说,天下这么太平,祥瑞这么多,应该让太史把这些都写下来,传给后代。光武帝还没糊涂到家,没答应他们,所以史官也就简单记了一点,没怎么夸张。

到了冬天蒸祭的时候(冬祭叫蒸,这是《礼记》里说的),光武帝让司空去高祖的庙祭祀,前一天下了诏书说:

“以前高皇帝跟大臣们约定,不是刘家的人不能封王。吕太后这坏女人,害死了三个赵王(赵幽王友、赵恭王恢、赵隐王如意),让吕家的人当王。多亏了祖宗保佑,吕禄、吕产被杀了,汉朝的命差点就没了,好不容易又安定下来。吕太后不应该在高皇帝的庙里享受祭祀,跟高皇帝一起被供奉。薄太后有仁德,孝文皇帝又贤明,子孙后代都享福,一直到现在。应该给薄太后尊号叫高皇后,在祭祀地神的时候一起供奉,把吕太后的庙主迁到园子里,一年四季祭祀,这就作为永远的规矩,可别弄错了。”

从这以后,光武帝又建明堂,筑灵台,修辟雍,还在北郊修了个方坛,祭祀地神,跟南郊祭祀天坛差不多,就是样子不太一样。费了好大的劲儿,才修好。然后就把图谶公布出来,让天下人都知道。

以前光武帝听强华的话,根据赤伏符谶文当了皇帝。后来天下的战乱都被平定了,光武帝就觉得谶文挺准的,越来越迷信。给事中桓谭看不下去了,就上书劝他说:

“我听说人都容易被眼前的事儿糊弄,却喜欢听那些稀奇古怪的事儿。看看以前的先王们写的书,都是以仁义正道为根本,没有那些神神怪怪的东西。这天道性命的事儿,圣人都不太愿意说,从子贡以后,就没人能懂了,何况后来那些没学问的儒生呢?现在那些有点小聪明、会点小把戏的人,乱改图书,假称是谶记,骗那些贪心的人,也把皇上您给误导了,怎么能不远离这些东西呢?我听说皇上您已经不相信那些方士炼丹的事儿了,这挺明智的;可您又想听谶记,这不是糊涂吗?谶文这东西,就算有时候说对了,也跟扔骰子偶尔猜对了一样。皇上您应该清醒一点,发挥您的智慧,不听那些小人的歪理,讲讲五经的正道,别听那些差不多的俗话,多听听明白人的好主意,这样就不用去信那些虚无缥缈的东西,天下自然就太平了!我知道自己有点傻,还是冒着死的危险跟您说这些。”

光武帝看了这奏章,心里挺不高兴的。等到修灵台选地方的时候,光武帝又想用谶文来决定,桓谭又赶紧说谶文不靠谱,光武帝这下可火了,说:“桓谭这小子,不尊重圣人,不遵守规矩,就应该杀了!”桓谭吓得不行,直磕头,把头都磕破了,才被光武帝饶了一命,不过还是把他降职,派到六安郡当丞。桓谭闷闷不乐地去上任,结果生了病,就死了,都七十多岁了。他早该退休回家享清福的。

还有大中大夫郑兴,光武帝跟他说起郊祀的事儿,想用谶文来决定,郑兴直接说:“我不看谶文。”光武帝一听,脸色就变了,说:“你不看谶文,是不是不相信谶呢?”郑兴赶紧磕头谢罪,说:“我就是没学问,好多书都没读过,不是不相信谶文。”

郑偷偷买奴婢,这可得治罪。结果就把郑兴贬到莲勺当县令去了。郑兴到了莲勺,正打算好好修缮城墙,用礼教来教化百姓呢,谁知道又接到朝廷的命令,把他的官给免了,让他回开封老家养老。

这郑兴平常就喜欢研究古学,对《左氏春秋》和《周官》特别在行,还擅长历数。像杜林、桓谭这些人,经常向他请教问题,按照他的意思去做学问,所以世上研究《左氏春秋》的,大多都遵循郑兴的学说。郑兴回到老家后,就到阌乡去教书,三公好几次请他出来当官,他都不肯,最后在家里寿终正寝。这人的见识可比桓谭高多了。他儿子郑众继承了他的学问,后面会说到。

没过多久,就到了中元二年,光武帝已经六十三岁了,可还是每天一大早就上朝,一直到太阳落山才休息。有空的时候,就把公卿郎将这些人叫进来,他们一起讨论经义,常常到夜深人静才睡觉。皇太子庄瞅着机会就跟光武帝说:“父皇您英明得就像禹汤一样,可就是不像黄帝、老子那样懂得养生,这样太累了,您也该歇歇,养养精神,放松放松。”光武帝摇着头说:“我就喜欢干这些事儿,不觉得累。”话是这么说,可毕竟年纪大了,身体越来越不行,受不了这么累。结果在中元二年二月,光武帝的病越来越重,在南宫前殿去世了。

光武帝在位一共三十三年,从舂陵起兵,一路上经历了数不清的艰难险阻,最后终于重新建立了汉朝,把那些对手都打败了。可见他这人有勇有谋,不比汉高祖差。等到天下安定了,他就用安静平和的办法治理国家,让武将退休,重用文官,把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大权都握在自己手里。而且他推崇气节,讲究经义,不听那些靡靡之音,也不玩那些奇珍异宝,跟王侯们一起守住这太平盛世,稳稳当当地坐着就把天下治理好了,比起汉高祖骂儒生、杀功臣,还纵容吕后祸害刘家,那可强太多了。当然,他也有做得不好的地方,比如妻妾换了位置,嫡庶的顺序乱了,宠信梁松,亏待马援,晚年还迷信图谶,想着去泰山封禅,这些虽然不算大毛病,但也让他的完美形象有点受损。

有诗这么说:“郁葱佳气早呈祥,帝业重光我武扬;三十三年膺大统,功多过少算明王。”以前苏伯阿善于望气,看到舂陵乡的时候,就感叹说:“这气好啊,郁郁葱葱的!”

光武帝一去世,太子庄理所当然地继承了皇位,就是孝明皇帝。想知道明帝即位的时候是什么情况,那就得等下回再讲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女生耽美相关阅读: 离婚后,恶毒女配火出了圈 八零大院娇娇媳,哄得京少心肝颤 规则怪谈:我可以邀请玩家进游戏 她发疯,他兜底,团宠谁都惹不起 重回地球:但我不再是人 最强领主:我,天使与亡灵之主 娶狐妻镇百鬼 世子贤婿,快请上位! 再入轮回护我妻 葬仙棺 家族修仙,我为镇族灵石 重生保姆四十岁,豪门大佬宠上天 斩神:序列之神,开局攻略林七夜 人在美利坚之我也不想当特工啊! 美男皆在怀,长公主府修罗场不断 夭寿啊闺蜜俩在男频爽文里当反派 小说诗词两手抓,漂亮女友带回家 洪荒:太清为我护道三千年 真千金画穿黄山 竹冢 诡异降临:这个人类超级有钱! 农家娃的科举生涯 素心斋话 开局创建杀手组织,我威压诸天 榷香令 大唐傀儡医 武侠:开局成为百胜刀王 落魄药女养家日常 长生从打坐傀儡开始 超凡觉醒,我能变身灭世级巨兽 说好内卷做游戏,你怎么躺成首富 激荡1979! 上辈子苦够了,打死她都不嫁了 足球:才16岁,让我退役复出? 我靠切切切当上太医令 度关山 误惹春潮 锁情扣 永夜主宰 带着无限面板重生 修仙后,她一心做老祖 全民飞升了,可我没上车 京港缠欢 不当人后,我不死不灭! 快穿之随机金手指 永和之路 我见青山 听懂兽语后,我退圈吃上国家饭了 直播震撼古人,崽崽回现代当团宠 觉醒休夫,小雌性被各路大佬疯抢 炮灰弃女的长生修仙路 重生千禧:从爸妈下岗开始致富 农女换夫:买个病娇反派狠狠宠 开局一只崽,异能大佬躺平成首富 星际兽世:凶猛兽夫心思有点野 禁欲上将别咬,较软人鱼顶级暴徒 我把全修真界懒哭了 恶雌身娇体弱,四个兽夫轮流喂养 上辈子苦够了,表姑娘打死不嫁了 末法时代的尸解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