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汉纪——刘备三顾茅庐(2 / 2)
又过了些日子,刘备决定第三次前往隆中。这一次,关羽有些不情愿了:“大哥,我们已经去了两次,都没见到人,这次恐怕也是白跑一趟。”张飞更是跳起来说:“大哥,别去了,这诸葛亮肯定是故意躲着我们呢!”刘备严肃地说:“二位兄弟,我刘备求贤若渴,若连这点耐心都没有,如何成就大业?这次我们一定要见到他。”
这一天,天气晴朗,阳光洒在大地上,刘备带着关羽和张飞再次踏上了前往隆中的路。一路上,刘备的心情既紧张又期待。当他们来到茅屋前时,发现周围的景色似乎更加美丽了,仿佛在预示着这次会有不一样的结果。
刘备小心翼翼地叩响柴门,门开了,还是那个小童子。刘备急忙问:“诸葛先生在吗?”小童子回答:“先生正在午睡。”关羽和张飞一听,张飞刚要说话,刘备连忙示意他不要出声,然后轻声说:“我们在此等候,不要惊扰先生。”
于是,刘备、关羽和张飞就在茅屋前静静地等候。张飞站得久了,有些不耐烦,他在一旁来回踱步,关羽则静静地站在刘备身边。刘备目不转睛地看着茅屋,生怕惊扰了诸葛亮的午睡。
过了许久,诸葛亮终于醒来。他吟着诗,从茅屋中走出来,睡眼惺忪地问:“何人在外?”小童子回答:“是刘皇叔前来拜访,已等候多时了。”诸葛亮一听,心中有些惊讶,他没想到刘备会如此有诚意。
刘备看到诸葛亮,眼中闪过一丝惊喜。他快步上前,躬身行礼:“久闻先生大名,如雷贯耳。刘备特来拜会,恳请先生出山,助我成就大业。”诸葛亮打量着刘备,只见他目光诚恳,神态谦逊,心中对他有了几分好感。
两人在茅屋前的院子里坐下,开始畅谈天下大事。刘备向诸葛亮倾诉了自己的抱负和对天下局势的忧虑,诸葛亮则不紧不慢地分析着局势,他从董卓之乱讲到如今的诸侯割据,提出了“隆中对”的战略构想。他指出,曹操占据北方,势力强大,不可与之争锋;孙权占据江东,已历三世,根基稳固,可与之结盟;而荆州和益州,地势险要,沃野千里,是刘备可以谋取发展的地方。只要占据这两地,对外联合孙权,对内革新政治,待天下有变,便可两路出兵,北伐中原,成就霸业。
刘备听着诸葛亮的分析,心中豁然开朗,他仿佛看到了一条清晰的成功之路。他对诸葛亮更加钦佩,再次恳请诸葛亮出山。诸葛亮被刘备的诚意所打动,他决定出山辅佐刘备。
从此,诸葛亮跟随刘备,为他出谋划策。刘备得到诸葛亮后,如鱼得水,他的事业也开始一步步走向辉煌。这三顾茅庐的故事,成为了千古佳话,流传至今,它让人们看到了刘备求贤若渴的真诚和诸葛亮的绝世才华,也成为了中华民族尊重人才、礼贤下士的典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