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危机下的谋略博弈(2 / 2)
消息传出后,广大百姓积极响应,纷纷自发地加入到工事修筑的队伍中来。他们不辞辛劳,日夜奋战。拒马、战壕、火炮阵地等防御工事在长江沿岸逐渐成型。男人们个个汗流浃背,扛着沉重的木材,搬运着石块,修筑着坚固的防御壁垒,他们的肌肉紧绷,每一块肌肉都在用力,只为了能让防御工事更加牢固;女人们则为战士们送来饭菜和水,她们细心地照顾着战士们的生活起居,眼神中满是关切与担忧;老人们也不甘示弱,在一旁帮忙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有的帮忙传递工具,有的帮忙照顾孩子;孩子们虽然年纪小,但也在一旁为大人们加油鼓劲,稚嫩的声音在工地上回荡,给大家带来了一丝温暖。军民一心,共同为抵御清军的进攻而努力着。
大战在即,民义军的将领们纷纷赶赴一线,鼓舞战士们的士气。他们站在高高的土坡上,大声呼喊:“我们是百姓的守护者,我们身后是无数双期盼胜利的目光!我们不能让百姓失望,要为他们而战,为我们的家园而战!为了民族的尊严,为了百姓的幸福,我们定能战胜清军!哪怕流尽最后一滴血,也绝不退缩!”一声声激昂的话语,如同战鼓一般,在战士们的心中激起千层浪,点燃了他们内心的斗志。战士们高举手中的武器,齐声呐喊,那声音响彻云霄,仿佛要冲破天际,展现出他们必胜的决心。
而在清军的主帅营帐内,代善正坐在虎皮椅上,眉头紧皱,手不自觉地摩挲着椅子的扶手,谋划着下一步的计策。他沉思良久,终于开口说道:“民义军依托长江防线,确实给我们的进攻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但我们不能坐以待毙,我决定兵分两路。一路以汉军八旗为主力,再抽调部分满洲八旗,共计五万人,由尚可喜、耿仲明统领,于河南淅川县夜晚强渡长江,经长江沿线的西侧配合我们的主力从正面共同发起进攻。两线牵制住敌军,这一路的目的是吸引民义军的注意力,打乱他们的防线部署,让敌军深陷长江两侧的陷阱中。另一路,选派图海率三万精锐骑兵,绕道关中长途奔袭,突袭民义军后方。一旦成功,民义军必将陷入腹背受敌的困境。孔有德则负责统领炮兵部队,在合适的时机给予民义军致命一击。”他一边说,一边在地图上比划着行军路线,眼神中透着一丝狡黠。众将领听后,纷纷点头表示赞同,他们心中也在盘算着这场战役的得失,期待着能立下战功。
然而,代善万万没有想到,他精心策划的这一阴谋,很快就被民义军识破了。在民义军的营地中,一份刚刚截获的密信,让清军精心策划的计划彻底败露。民义军的将领们在得知这一消息后,迅速召开了紧急会议,商讨应对之策。会议室里,气氛紧张而压抑,众人的脸上都带着严肃的神情。经过一番紧张的商议,他们决定迅速调整兵力部署。首先,将长江防线中段的两万兵力调往东段,做出全力防守东段的假象,以此来迷惑清军,让他们误以为民义军的主力都集中在东段防线。将领们在地图上仔细标记着兵力调动的路线,讨论着如何才能让这个假象更加逼真;其次,派遣一万轻骑兵昼伏夜出,前往关中沿途的险要之地设伏。这些轻骑兵个个身手矫健,骑术精湛,他们接到命令后,眼神中透露出兴奋与紧张,纷纷开始准备武器和马匹,等待着出征的时刻。他们将在关键时刻给予清军骑兵沉重的打击;最后,命令张献忠、李定国率三万精锐步兵作为第二梯队,紧跟在轻骑兵之后,随时准备驰援。
此时的长江两岸,表面上风平浪静,江面上偶尔有几只渔船缓缓驶过,远处的山峦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宁静。但实则双方都已精心布局,一场融合智谋与武力的激烈交锋即将全面展开。空气中弥漫着紧张的气息,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到大战来临前的压抑与沉重。这场关乎生死存亡的大战,究竟鹿死谁手,令人拭目以待。所有人都在期待着,期待着这场战斗的结果,期待着能够迎来胜利的曙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