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跨年,主宰(2 / 2)
但是他们的影响力很边缘,其实并没有渗透进校园里,和韩流偶像那种第一时间冲击校园的影响力不是一回事。
而方星河是和韩流同时崛起的国内唯一一个偶像。
甚至,他还是第一个踩着互联网风口崛起的偶像。
在此时不算繁盛的网络上,方星河几乎是断层的火——方粉莫名其妙的占据了网民的很高比例,上网人群多半都了解他的事迹。
这样的影响力,一旦失控,造成的危害恐怕会极大。
体制内的一部分人预见到了这种情况,有人皱眉,有人欣慰,不一而同。
所以一面封书,一面为他洗白。
乍一看好像精神分裂,本质上却是此时的环境过于宽松,不允许干那种因言获罪的事——含肩言论都没有处罚,怎么可能处罚一个孩子?
不能封口,那就只能引导。
于是,一部分官媒就有意识地将方星河树立为正能量偶像,希望用这种方式把他架上去,让他向积极方面发挥影响。
此前,从未有人享受过这种待遇。
此后,新生代偶像们大约也很难再享受这种待遇,因为前面杵着一个变态,官媒点名的时候不做对比才怪。
总之,你方哥意外走出一条绝路,成为一边挨抽一边被哄的独一份。
结果小钢炮就难受了。
两份新闻往书报亭一摆,他搁那儿骂骂咧咧,人日社会版夸了又夸,读者信谁的?
其实也不存在信不信,顶多就是脸被扇的有点疼而已。
但这结果对于方星河而言,那是相当不满意。
我的对手,让我自己骂,OK?
方哥刚准备给小钢炮写新的小作文,结果人日一开腔,搞得没法再反击了——人家夸得那么热烈,你顶着赞誉开喷,多打脸啊?
该打的人没必要客气,该团结的人也没必要硬拆台。
所以,他把提起的笔往稿纸上一落,不写小作文了,记名单。
“1999年12月12日,京圈某某某在报纸上骂我,原话是……特此记录,以作自省。人家讲的有一定道理,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以上。”
以后若有人能够看到方哥的日记和文稿,想必也会对他的宏阔胸襟而感到由衷敬仰吧?
记到最后,方星河在小钢炮的名字上画了颗星星,最后又在“京圈”两个字上画了一个圈圈,收工。
自这天之后,时间陡然加快了。
方星河没有再做回应,任由那篇“世纪末最后一喷”自然发酵,自己却彻底回归到校园生活中。
因为没接任何商业合作,所以时间高度自主。
又因为新书不急着发,需要等《苍夜雪》的盗版填满整个市场,所以写作压力也不大。
别的方面,不管是京圈的纠缠亦或者难防系的暗箭冷刀,都不能动摇他闭麦好好消化所得的决心。
于是,世界终归还是重新恢复安静。
新的热点悄然诞生——千禧年,终于要到来了。
千年虫病毒的谣言在各方面的推波助澜之下成为教人津津乐道的话题,Z世代满脑门问号:一个技术缺陷,是怎么变成病毒的?
但这就是真实的1999年,一个谣言盛行,动不动就大惊小怪的年代。
等到真真来到跨年那天,烟花漫天。
98-99跨年那天,方星河身旁丝毫没有异样,大家只把元旦当做假期,完全没有跨年节庆气息。
而千禧年则截然不同,太多人走进大街小巷,女孩男孩们相约着跨年,大半夜的不睡觉,看着烟花,数着星星,真正意义上将这一天作为一个重要节庆。
方星河的小院里塞满了半大孩子,房大胆和卢闷骚凑过来没话找话,几位漂亮学姐继续得到小鹰们的热情追捧,院子里用积雪堆成了两个漂亮的雪人,房间里的热炕上摆着炕桌,一堆啤酒饮料拱卫着一盏清茶,从小王那里顺来的毛尖散发着袅袅茶香。
手机从8点开始响,临近12点时,反而渐渐停歇。
方星河专注的翻看着笔记本,上面记载着今年的大大小小舆情和大事。
小燕子横扫了大街小巷,形成一种文化现象。
李贞贤横扫的大街小巷,形成一种文化现象。
HOT和babyvox的级别没那么高,但是韩流作为一个整体,确实也横扫了国内的大街小巷,形成一种文化现象。
宇多田光的《FirstLove》以其独特的文化穿透力,成为J-POP在国内的里程碑,没有横扫大街小巷,却开启了日本歌姬和日系偶像在国内的长期巅峰。
小钢炮开年一部《不见不散》,年尾一部《没完没了》,继续延续着冯氏喜剧的统治。
白月光肖童则因为陆易本人的不营业,渐渐将热度拱手相让,从后世的展现看,陆易本人十分乐于在聚光灯之外享受生活,所以这不是遗憾,而是一种透彻。
谢庭锋接受了央视的邀请,参加今年的春晚彩排,引发了空前的期待。
在这样一个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混乱大时代中,方星河也不再是无名小卒,他不能碰瓷小燕子、李贞贤和韩流整体,但是也创造了一种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现象。
方星河现象的核心是反抗,是一种深刻明了为什么的叛逆,影响范围不够广,但是从核心到理念,完整度最高、时尚度最强、态度最骄傲。
听着小伙伴们忽然兴奋起来的倒数计时声,方星河默默对自己道:我没有虚度时光,没有浪费神迹一般的新生,这是很精彩的一年,我完全是绝对的主宰了我的生活。
2000年,我将主宰更多。
随便从哪里开始。
就从下一刻开始。
*************
眼睛还是看不了电脑,疼得厉害,这一章字数少了点,见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