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书房(2)(2 / 2)
“余,知道这四个字代表什么?”邱晓深情地望着程余。
程余故作不知地摇了摇头:“这并不是出自什么典籍的话。”
邱晓并不理会程余是否真的不懂,便说起了一个故事来。她告诉程余,当年的钱钟书给他的妻子杨绛写了一封信,信中只有一个怂字。杨绛回了一封信,同样只有一个您字。意思是说,钱先生对妻子说的是从心,由心,而杨绛回复的是你在我心上。合起来便是,从心,你在我心上。
“余,你现在该知道这话的意思了?”讲完字的来龙去脉后,邱晓问道。
程余却左右而言它:“真美。”
“仅仅只是真美吗?”
“是真的美。这可比神女峰上的神女要幸福得多。”
“舒婷说,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不如在爱人的肩头痛哭一夜。”邱晓口中念诵着舒婷的名句,又补充:“可我现在连在爱人肩头痛哭一夜的机会怕都没有了。”
是哀怨,更多的是悔恨。
“晓,何苦如此?”程余找不到合理的语言来安慰。邱晓爱他爱得真挚,深沉,他又何尝不知?又怎会不知邱晓想要的是什么?可他呢?现在什么都给不了,承诺给不了,爱也只能埋在心里。
独自坐在客厅中读着《苏东坡传》的廖星辰,读到了苏大学士与王朝云的故事。故事里说王朝云早年家境清寒,沦落歌舞班中,成为西湖歌女,因偶遇苏轼,她天生丽质,聪颖灵慧,能歌善舞,独具一种清新洁雅的气质也深深吸引着苏轼。只是,王朝云年纪尚小,纵使苏轼有心宠爱于她,他以文人的风骨也不该如此。当年的苏轼从歌舞班中将她带了出来。此后,王朝云便一直服侍着苏轼。从被贬黄州、惠州时,王朝云始终不离不弃地跟随,陪同苏轼谪居。绍圣三年,年仅三十四岁的王朝云卒于惠州,葬于栖禅寺东南。据说,在王朝云生前,苏轼并未给过她名分,直到死后在其墓志铭中才写下有侍妾朝云的话。相传,在朝云葬后第三天,惠州突起暴风骤雨。这一夜里,王朝云来到了苏大学士的梦里,告诉苏轼,她因为没有名分,以遭受欺负。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