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2章 上班的第一天(1 / 2)
尽管在前宋皇帝和官员眼中,汴京实在是太小了,以至于宋太祖赵匡胤建国之初,就在洛阳开始修建了皇宫。
百年之后,又被道君皇帝重新修建起来,甚至勒令宰杀耕牛七千头,只为取牛骨磨成粉来刷皇宫的墙。
赵佶喜欢这个颜色。
其实这个也是遗传。
宋真宗和宋仁宗他们最喜欢用铅粉来刷墙,以至于整个皇宫各个殿都用铅粉刷过。
可是对当今整个世界来说,汴京城真的不小,是这时代世界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人口百万的大城。
房地产行业极其发达。
价值百万贯的大宅,汴京城内就有七十二家。
即便仅仅一个最普通的小木楼,也要五万贯起步。
带个后院那就得十万贯起步了。
郑知常的偶像,大苏学士、苏轼,想要在汴京买房都得卖掉诸多字画之外,还要借钱,持续了一年多才凑够四十万贯,买了个三进的宅子。
换言之,如果将汴京的房子,兑换成现金,可以买下整个世界。
道君皇帝买回区区幽云十六州又算个啥?
不过,宋代缺少贵重金属,即便是皇家想要使用大量金银,都需要从民间高价收购。
郑知常情知如此,可是走在汴京街头,就宛如天下最富贵的人。
没有之一。
他根据吏部给出的任职书,来到了一个普通的小木楼外,抬头打量了一下,二楼的阁楼窗口,用竹竿支撑着。
显然有人在家。
“啪啪啪。”
郑知常一打门,里面果然传出了脚步声,旋即响起问询:“请问是哪位?”
咝!
地道的河洛雅音!
虽然不如吴侬软语那般柔,却带着股天然的贵气。
就像是高丽,除了开京之外,都是乡下口音。
“易安居士,下官乃殿前直学士,高丽使者,郑知常。”
他赶紧自报家门,让对方安心,接着道:“下官奉吏部文书,前来为易安居士送达任职文书。”
“任职文书?”
木门开了,走出一个身材高挑,面相仿佛鹅蛋般圆润的女子。
郑知常还是第一次见到易安居士,只匆匆看了一眼,便连忙低头将任职文书双手奉上。
“多谢郑学士。”
李清照很奇怪,自己并没有任何求职举动,怎么就来了任职?
“易安居士客气了。”
郑知常拱了拱手,便转身离去。
李清照拿出文书,还有一块白玉腰牌,一时间有些晕晕的。
须知道一点,她虽然早就声名远扬,但毕竟是一介女流,不被前宋官场接受。
所以名声在外,却也只能早早嫁人,根本无法接触到真正的官场。
打开一看,居然还是翰林院待诏一职。
不由觉得有些奇怪。
翰林院,唐代初置,宫廷供奉机构,安置文学、经术、卜、医、僧道、书画、弈棋人才,陪侍皇帝游宴娱乐,统称翰林院,并非正式官署。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