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苏浩的郁闷(2 / 2)
“可不可以让内河舰队对北岸的周军再来一次打击,多少可以迟滞一下他们的集结速度。用飞艇部队也行,可以对远离江岸的军营轰炸几轮。”
王洵建议主动出击,让周军不能从容地集结。
“现在还不是时候,能让朝廷有足够的压力才行,上赶的不是买卖,这个火候得把握好。不过可以让舰队和空军,加强江宁方面的侦察,必要时可以搞点小动静出来,不要大打就行。对了,小浩那边有没有最新的消息过来?”
苏浩此刻在潭州坐镇,江宁方面的军事情报要通过他那边过一下手,除非特别紧急的情况才能直接与基地这边联系,而他此时也正拿着参谋综合多方情报的汇总,脸上充斥着懊恼。
数次的空中和水面侦察,都没有找到大股周军的船只,江北沿岸的几个水营,都撤退得干干净净,就是想炮击和轰炸都找不到目标。
这当然都是假象,从北面更远的空中侦察能发现,周军大部队的集结已是不容否定的事实,可就是找不到具体的集结地点。
令人恶心的是,大唐的禁军,装备上蒸汽机轮船和飞艇后,还时不时地跑到江北去耀武扬威一番,生怕周军不知道他们已有先进的装备。
而且禁军将为数不多的轮船和飞艇还是分开来使用的,真到了战时很难形成合力。
当然,他也用不着去管禁军的生死,头疼的是失去了目标,无法做出更细致的预案。
派出战船从大江沿着几条支流向北,前进十多公里后就能发现,这些不算宽阔的支流上,还真是用了铁链锁江的战法,而且还是数道。
与大江上不同,支流上面的铁链固定得很牢,至少得近距离的炮击才能击破。苏浩没有让侦察的战船破坏铁链,那是徒劳无功的,并不能给周军带来实际的损伤。
“看来,周军所有的调动应该是在夜间进行的,而且都做了很好的伪装,对手进步的速度很快啊。苏大柱,现在你还认为周军是不堪一击了吗?”
郁闷时见苏大柱在一旁还乐呵呵的,苏浩心里就不得劲地拿他当出气筒。苏大柱现在是101师的师长,没事时总往他的指挥部跑,没料到这次触到了霉头。
“总指挥,不就是那些王八蛋缩着没出来嘛,这有什么难的,我们就在南岸等着他们就是,保管他们有来无回。”
苏大柱的看法代表了大多数人的意见,就是在几个预定的区域守株待兔,这种不积极作为的思想让苏浩很是不爽。他不喜欢被动作战,而且这表示镇永军有轻敌的冒头,战术思想也有固化的趋势。
现在有一句口诀在私下里流传,说镇永军的基本战法就是“大炮轰、坦克冲,天上飞艇晃悠悠,放上几枪就收工。”
这个口诀说得还很传神,苏浩不以为敌军不知道这套打法,那么就一定会想破脑袋去寻找相应的破解之法。若是听任这种思想发展下去,镇永军首败在不远的将来就可能出现。
“赵军长,所谓一朝鲜吃遍天,我们的打法,对手越来越熟悉了。依你的判断,周军会不会还傻乎乎地大部队集结在一起,等着我们的火力打击?”
苏浩将苏大柱晾在一边,转头问正对着沙盘思考的赵小伟。
“总指挥,我看不一定,既然周军的集结都能避开我们的侦察,显然是针对我们的战法来的。我在想,如果他们夜间在这一百多公里的江面上,以小股部队的方式渡江,我们该怎么办?”
赵小伟这一问,正是苏浩一直思索的难题。
镇永军不可能派出大量的地面部队协助禁军作战,几万的周军分批次地偷渡后,再在大江的南岸集结,或者就是以十数支两三千人的军队在大唐的腹地进行机动作战,到时江宁周围可能被打得一片狼籍。
“周军就不怕被各个击破,这样的话,他们的数万大军可真的是有来无回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