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银针救命(2 / 2)
妇人仍在犹豫,怀中女孩的抽搐愈发剧烈,小脸憋得青紫,气息奄奄,眼看就要撑不住了。千钧一发之际,王大柱顾不上妇人的态度,果断取出银针,迅速消毒。他屏息凝神,额头沁出细密的汗珠,找准穴位,银针稳稳刺入。一针、两针……周遭静得只剩下银针破皮的细微声响,游客们噤若寒蝉,大气都不敢出,目光紧紧锁定在王大柱手上。他的动作熟练而精准,仿佛一位经验丰富的医生在进行一场紧张的手术。
几分钟过去,小女孩的抽搐渐渐缓和,眼皮轻颤,缓缓睁开了双眼,意识慢慢回笼。妇人“哇”地一声哭出声来,紧紧搂住女儿,身子抖如筛糠,劫后余生的后怕与庆幸一股脑儿翻涌而出,哭得几乎喘不过气。她的哭声中既有对孩子的担心和后怕,也有对王大柱的感激之情。
待小女孩彻底平复,妇人拉着孩子起身,红着眼眶,连声道谢:“师傅,多亏了你!要不是你,我真不敢想会怎样……刚态度不好,你别见怪。”
王大柱抹了把额头的汗水,咧嘴露出质朴的笑容,摆手道:“大姐,关心则乱,孩子没事就好。不过癫痫这病,一次发作稳住可不够,得彻底调理。”
妇人长叹一口气,满脸无奈:“跑了好多医院、吃了不少药,效果都不佳,孩子还是时不时发作。”
王大柱略作思忖,目光诚挚地看向妇人:“大姐,我这儿有中医调理的法子,配药加针灸,定期施治,稳住病情不是难事。”妇人眼中重燃希望的火苗,当即与王大柱约定,两日后请他上门治病。
这两日,王大柱闭门谢客,一头扎进书房。旧书古籍层层堆叠,铺满了桌面,书签密密麻麻插满书页。为寻良方,他逐字逐句研读,字斟句酌,结合女孩的病症反复斟酌、拟定方案;又背上行囊上山采药,山路崎岖蜿蜒,荆棘肆意划脸、割手,他浑然不顾,一心只想着挖到品相上乘的草药。甄别草药时,他俯身细瞧,不放过丝毫差异,仿若在挑选稀世珍宝;采药归来,晾晒、炮制工序一丝不苟,反复检查针灸用具,力求治疗时万无一失。他的专注和认真让人感动,仿佛他的世界里只有治好小女孩的病这一件事情。
约定那日清晨,天边鱼肚白尚未泛透,王大柱就背着沉甸甸的药箱、怀揣精心拟定的治疗方案出发了。妇人早已候在门口,引他进屋。小女孩乖巧地坐在床边,气色虽有些苍白,却透着对康复的期许。王大月轻声安抚几句,施针手法愈发沉稳,落针精准无误;施针完毕,又马不停蹄地按方煎药,看着女孩服下,目光满是关切与期待。
此后数日,风雨无阻。小女孩发作频率递减,气色日渐红润,又能像从前一样蹦蹦跳跳,重返活泼。妇人感激涕零,每次都备好热茶、点心,执意要付高额报酬,均被王大柱婉拒:“大姐,医者仁心,我就盼着孩子能彻底康复,钱就不收了,往后要是有啥情况,随时联系我。”他的善良和无私让人敬佩,他只是默默地做着自己认为对的事情,不求任何回报。
终于,小女孩癫痫彻底痊愈。校园操场上,又见她奔跑嬉戏的身影;家中,母女俩的欢声笑语时常回荡。王大柱依旧忙碌于玫瑰基地,偶尔会收到小女孩寄来的手绘画,画里是他在玫瑰丛中救人的模样,落款歪歪扭扭写着“谢谢王叔叔”。
望着这些画作,他笑得开怀,那笑容仿若春日繁花,绚烂且温暖,满是欣慰与满足。这份特殊的情谊,也成了他忙碌生活里一抹别样的亮色,激励着他继续怀揣热忱,投身于玫瑰与善意交织的人生旅途,日复一日,用爱心与专业,书写平凡生活中的不凡故事。他的故事在玫瑰园里流传开来,成为了人们口中的一段佳话,让更多的人感受到了人性的美好和善良的力量。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