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六十八章中医药调理拘症(2 / 2)
[评析]根据该患者的临床表现,包括肘关节屈伸不利、局部肌肉僵硬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当属于中医";拘症";范畴。《素问·生气通天论》中明确指出:";因于湿,首如裹,湿热不攘,大筋续短,小筋弛长,续短为拘,弛长为痿。";这一经典论述揭示了拘症的病理机制:外感湿邪,湿邪郁久化热,湿热之邪阻滞筋脉,导致筋脉收缩而形成拘挛之症。结合现代医学观点,此病相当于肘关节周围软组织损伤或炎症所致的功能障碍。
从中医病因病机分析,患者长期从事水下作业,加之居住环境潮湿,导致湿邪侵体。湿性重浊黏滞,易阻滞气机,郁而化热。湿热之邪蕴结于肘部经络,致使气血运行不畅,筋脉失于濡养,故出现拘挛疼痛。同时,湿热之邪阻滞经络,导致局部气血瘀滞,加重了症状。正如《医宗金鉴》所云:";拘挛者,筋脉拘急也,多因风寒湿三气杂至,或湿热内蕴所致。";
在本例治疗中,采用头针疗法具有独特优势。根据《黄帝内经》";头者精明之府";的理论,头部为诸阳之会,经络气血汇聚之处。选择针刺感觉刺激区,能够通过经络传导,使针感直达肘部病所。具体操作时,取百会、风池等穴位,采用平补平泻手法,以宣导气血、疏通经络。通过针刺,可调节局部气血运行,促进湿热之邪的消散,恢复筋脉的正常功能,从而达到舒筋活络、解痉止痛的治疗目的。
现代研究证实,头针疗法能够通过神经-体液调节机制,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组织营养,抑制炎症反应,从而达到治疗目的。临床观察表明,经过3次治疗后,患者肘关节活动度明显改善,疼痛程度显着减轻,总有效率达90%以上。这充分体现了中医";治病求本";、";整体观念";的治疗特色,也验证了《灵枢·九针十二原》";欲以微针通其经脉,调其血气";的论述。
在治疗过程中,我们遵循《金匮要略》";治湿当以通利为主";的原则,配合中药内服以清热利湿、活血通络,如使用薏苡仁、苍术、黄柏等药物,以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同时,指导患者进行适度的功能锻炼,促进局部气血运行,加速康复进程。这种综合治疗方案充分体现了中医";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治";的特色,在临床上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通过本例治疗,我们深刻体会到中医经典理论对临床实践的指导价值,也验证了头针疗法在治疗拘症方面的独特优势。这为今后类似病例的诊疗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也彰显了中医药在治疗运动系统疾病方面的特色和优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