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8章 中医药调理黑变病(二)(2 / 2)
[方药]党参15克,焦白术15克,苡仁15克,炙甘草6克,丹参30克,干姜10克,制附片10克,桃仁10克,红花10克,山楂10克。服15剂,脘冷减,精神好转,皮肤沿血管有如蚁行。故上方加肉桂6克,加服大黄廑虫丸,日服2丸。服20剂脘冷止,全身搔痒有所缓解,再以上方加减:制附片10克,破故纸10克,红花10克,桃仁10克,巴戟天12克,熟地12克,菟丝子12克,枸把子12克,党参15克,焦白术15克,肉桂6克,炙草6克,黄芪20克,丹参30克,大黄廑虫丸一日服2丸。先后服45剂,肌肤干燥变润,面部灰黑色退之八、九,脱屑好转,身痒已止,肢末转温,经水复行,四天净,精神转佳,体力增。以后又服养血补肾,益气健脾之剂调理巩固疗效,病愈。一年后随访正常。
[评析]黑色在五行中属肾,在中医理论中,黑色与肾脏功能密切相关。在传统医学中,颜色、五行和内脏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皮肤黑变病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病因复杂多样,其中以肾阴亏损、精血不足、气滞血瘀为主要发病因素。
肾阴亏损通常表现为生殖、泌尿系统功能减退,精血不足则易导致免疫系统功能下降,气滞血瘀则可引发皮肤病变。患者在生活中失宜,过度劳累损伤,产育过多,导致脾肾亏损。因此,治疗应以温中健脾、仿附子理中汤加味为主,以达到后天济先天、先天资后天的治疗目的。
温中健脾法旨在调养脾胃功能,使脾胃得以正常运行,以补益先天肾气。仿附子理中汤加味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方剂,具有温肾壮阳、益气补脾的功效,同时还具有活血通络、消瘀破血的作用。此外,加用大黄廑虫丸以增强通络化瘀的效果。
治疗过程需持续三个月,通过调整患者的生活习惯,改善饮食结构,减轻精神压力,从而达到病除的目的。患者需配合治疗,保持积极心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以促进病情的康复。
在治疗过程中,医生还应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灵活运用中医辨证施治的方法,有针对性地调整治疗方案。此外,患者在治疗期间,应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减轻对肾脏和皮肤的刺激。同时,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有助于病情的恢复。
总之,黑色属肾,皮肤黑变病的发病与肾阴亏损、精血不足、气滞血瘀密切相关。治疗时需以温中健脾、仿附子理中汤加味为主,佐以活血通络、消瘀破血等药物,同时注意改善患者的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以达到治疗目的。通过综合治疗,患者有望逐步恢复健康,重拾美好的生活品质。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