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1章 中医药调理剥脱性皮炎(2 / 2)
[方药]生石膏100克,生麻黄6克,知母9克,黄芩30克,红藤30克,连翘30克,牡丹皮9克,丹参30克,生甘草6克,玄参9克,玉竹12克,地肤子9克,白藓皮9克。水煎,每日2剂。服上方二天后,体温降至37.7c,全身肿胀逐渐消退,但面部皮肤如麸皮样脱落,上肢及下肢皮肤成大片状脱落,口干思饮,大便不畅,苔黄而燥、舌质红,脉弦滑。拟滋阴生津,清营解毒,润肤。方药:银花30克,连翘30克,黄芩30克,生地30克,元参15克,玉竹30克,石斛15克(先煎),炙龟版12克,炙鳖甲12克,牡丹皮9克,火麻仁9克,赤芍12克,麦冬9克,丹参30克,花粉12克。服上方7剂后,体温正常,双上肢长出新皮肤,双膝以下至足背见到脱落之厚皮,皮肤潮红减轻,口干亦减轻,胃纳较前有好转,舌苔转润,脉弦细。拟补脾胃,养血固液,润肤熄风。宗前方加生牡蛎9克,熟地12克,淮山药30克,白芍12克,地肤子9克,乌蛸蛇9克。调治旬日,病愈。
[评析]在炎热的夏季,人们容易出现热毒灼伤血分的症状。热毒侵入皮肤,导致全身皮肤发红,这称为潮红。随着病情的发展,热毒逐渐侵入内脏,引发心烦不宁、胃纳呆滞等症状。心烦不宁表现为心情烦躁、失眠多梦,而胃纳呆滞则表现为食欲不振、消化不良。
针对这种症状,中医认为应该采用清营汤进行治疗。清营汤是一种中药方剂,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散瘀的功效。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进行加减,如加入生地黄、赤芍、牡丹皮等药物以加强清热凉血的作用,或加入黄芪、党参等药物以增强补气养血的功效。
运用清营汤加减治疗后,热毒得以清除,肌肤恢复正常的红润色泽,心烦不宁和胃纳呆滞等症状也随之消失。因此,药到病除,患者得以恢复健康。
此外,在预防热毒侵袭方面,我们也可以从日常饮食和生活习惯入手。保持良好的作息,避免过度劳累,及时补充水分,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都有助于预防热毒的侵袭。同时,在夏季要注意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防止中暑,以降低热毒对身体的危害。
总之,这段文字描述了热毒灼血引起的全身潮红、心烦不宁和胃纳呆滞等症状,以及采用清营汤加减治疗的方法。这种治疗方式在中医理论中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患者的康复具有积极作用。在现代社会,了解和学习中医治疗热毒灼血的方法,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保护身体健康,应对各种疾病。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