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章 张山一家麦田忙,麦收情牵偿债心(2 / 2)
就在大家忙碌之时,远处传来一阵熟悉的叫卖声:“冰糕,卖冰糕嘞,又甜又解渴的冰糕!”原来是卖冰糕的大爷骑着他那辆老旧的自行车,车后座驮着一个盖着棉被的保温箱,缓缓地朝这边过来了。孩子们听到叫卖声,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不自觉地停下手中的动作,眼神中满是期待。李秀的婆婆见状,笑着从兜里掏出两角钱,朝着卖冰糕的大爷招手。大爷熟练地打开保温箱,拿出七块冰糕递给婆婆。婆婆拿着冰糕,招呼孩子们过来:“快来,一人一块,解解渴。”
孩子们欢呼着跑过来,禄宝兴奋地一把接过冰糕,迫不及待地咬上一口,眼睛瞬间眯成了一条缝,嘴里含糊不清地说道:“哇,奶奶,这冰糕太好吃啦,甜到心里去咯!”阳宝则小心翼翼地从婆婆手里接过冰糕,盯着看了好一会儿,才轻轻舔了一下,脸上随即绽放出灿烂的笑容,奶声奶气地说:“奶奶,冰冰凉凉,好好吃呀。”福宝咬了一口冰糕,开心地说:“奶奶,这冰糕真甜!”暖晴也笑着说:“谢谢奶奶,吃了冰糕,干活更有力气啦!”大家吃着冰糕,疲惫似乎也减轻了几分,又重新投入到劳作中。
张山看着孩子们开心的模样,心中满是欣慰。这些年虽然日子过得辛苦,但看到孩子们健康快乐地成长,一切努力都有了意义。可一想到李秀看病借的账,他更坚定了要尽快还钱的决心。他深知,只有先把账还清,才能让家人真正过上安稳的日子。
装麦子的时刻到了,张山牢牢记住昨日的教训,在摆放和固定麦捆这件事上格外用心。他先是小心翼翼地在架子车上铺上一层厚厚的木板,就如同为麦子搭建一个坚实的床铺。随后,他将麦捆一层一层地有条不紊地码放整齐,每码放一层,都会俯下身去,仔细地调整位置,全神贯注地确保整个车子的重心处于完美的平衡状态。接着,他拿起粗壮的绳子,将麦捆紧紧地绑缚在一起,打了好几个极为结实的死结,像是给麦子穿上了一层坚固的铠甲。即便如此,他还是不放心,又反复检查了好几遍,直至确认万无一失,这才安心地准备拉车。此时,天空中几朵洁白如棉絮的云彩悠悠飘过,似乎也在为他们的细致认真点赞。
当张山拉着架子车缓缓朝着麦场走去时,父亲默默地来到车旁,伸出有力的双手帮忙推车。父子俩步伐坚定而有力,每一步都迈得沉稳而踏实,配合得默契十足,仿佛心有灵犀一般。一路上,他们一边谈论着今年的收成,话语中满是丰收的喜悦,一边满心欢喜地盘算着等卖了麦子后,要为家里添置些什么东西。父亲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笑着说:“等卖了这麦子,咱给家里添个新的大彩电,晚上一家人就能热热闹闹地围坐在一起看节目啦。”张山连忙点头应和,但心里却想着还钱的事,嘴上说道:“爸,添置东西的事先缓缓,咱先把秀看病借的账还了,这样心里踏实。”父亲听后,微微点头,眼神中满是理解与赞同。母亲则跟在后面,眼神中满是关切,一边走一边不放心地叮嘱:“你们俩慢点儿走,眼睛看着路,千万别磕着碰着了。”路旁的柳树垂下柔软的枝条,在风中轻轻摆动,仿佛在为他们送行。
张山深知,作为家里的顶梁柱,他肩负着让家人幸福的责任。还清债务,是他目前最迫切的目标。虽然生活平淡,但只要一家人齐心协力,他相信未来一定会越来越好。他感激父母的辛勤付出,也庆幸自己有一个如此温暖的家庭,这份信念让他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信心。
终于,一家人齐心协力将麦子运抵麦场。麦场四周,几棵高大的槐树像忠诚的卫士,静静地守护着这片场地。他们又一同将麦子卸下来,堆成了一个高高大大的麦垛。那麦垛宛如一座金色的小山,在阳光的照耀下散发着迷人的光芒。望着这不断增高的麦垛,张山和父亲的眼中都闪烁着自豪与成就感,仿佛这座麦垛承载着他们所有的辛勤付出与对未来的美好憧憬。此时,一阵微风如同一位温柔的使者,轻轻拂过麦垛,麦垛上的麦芒微微晃动,发出沙沙的声响,仿佛在欢快地诉说着丰收的喜悦,又像是在为这一家人的辛勤劳作献上最诚挚的赞歌。天边,夕阳渐渐西斜,将天空染成了橙红色,与麦垛的金黄相互辉映,构成了一幅如梦如幻的画面。
麦垛堆好后,一家人静静地站在麦场边,目光凝视着自己用汗水浇灌换来的劳动成果。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而满足的笑容,那笑容如同盛开的花朵,在夕阳的余晖下显得格外灿烂。尽管身体因为整日的劳作而疲惫不堪,可这份收获的喜悦,如同甘甜的清泉,早已将所有的辛劳冲刷得一干二净。夕阳的余晖宛如一层金色的薄纱,温柔地洒落在他们身上,为他们的身影勾勒出一道熠熠生辉的金边,这幅美好的画面,宛如一幅永恒的画卷,深深地烙印在他们心中,成为他们生命中最珍贵的记忆。它将永远激励着他们在未来的日子里,继续携手并肩,用勤劳的双手去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张山看着这一幕,心中默默感恩生活的馈赠,也期待着早日还清债务,给家人带来更多的幸福与惊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