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暑夜省医护秀情,破晓呕变众人忧(2 / 2)
团队里的护士们同样不敢有丝毫懈怠。她们身着略显泛黄的白色护士服,头戴的燕尾帽虽有些陈旧,却依旧打理得整整齐齐。一位护士拿着老式的水银体温表,那体温表的玻璃管在昏黄灯光下折射出微弱的光,她轻轻甩动,眼神专注,仿佛在进行一场庄重的仪式。甩动几下后,她小心地将体温表放在李秀的腋下,温柔地说道:“大姐,夹紧点啊。”然后专注地看着墙上那挂钟,秒针滴答滴答地走着,每一声都像是敲在她的心坎上。每隔一会儿,另一位护士就会端来一盆温水,木制的盆沿有些磨损,露出里面淡淡的木纹。她拿起粗糙的毛巾浸湿后拧干,那毛巾摸上去有些发硬,可她的动作却十分轻柔,轻轻地为李秀擦拭汗水,从额头到脸颊,再到脖颈,每一下都饱含着关切,试图让她能稍微舒服一些。还有护士在一旁小心翼翼地调整着输液的速度,输液管还是那种普通的橡胶管,上面的调节器已经有些老化,转动起来有些吃力,她咬着嘴唇,眼睛紧紧盯着滴管里药液落下的速度,不敢有丝毫马虎。
医生助理则坐在一旁,那是一把有些摇晃的木椅,他一动便发出轻微的嘎吱声。他拿着一本有些泛黄的本子和铅笔,本子的封皮已经卷起了角,铅笔的笔尖也磨得有些钝了。他认真地记录着李秀的血压、脉搏等生命体征数据,每写下一个数字,都要用拇指和食指搓一搓铅笔,让笔尖能更清晰地留下痕迹。每记录完一项,他都会再次核对,眼睛在本子和测量仪器间来回切换,确保数据的准确性。这些数据对于何留贵医生判断李秀的病情至关重要,任何一个细微的变化都可能影响治疗方案的调整,他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重大。
时间在紧张与期待中慢慢流逝,每一分每一秒都承载着大家满满的希望。大家都翘首以盼黎明的曙光,渴望那缕希望之光能尽快洒在李秀身上,为她带来重生的契机,也为这闷热的省城医院带来一丝清凉与希望。
终于,天刚蒙蒙亮,第一缕曙光艰难地穿透厚重的闷热,像一把利剑,硬生生地劈开了黑暗,照进了病房。就在这时,李秀突然开始呕吐。何留贵医生听到动静,原本疲惫的身躯瞬间像是注入了一股力量,立刻从办公桌前起身,一个箭步冲到李秀的床边。他一边轻声安慰着李秀:“别害怕,我们都在这儿呢。”声音虽轻柔,却带着一种让人安心的坚定。一边迅速蹲下身子,眼睛紧紧盯着呕吐物,那眼神仿佛能看穿呕吐物背后隐藏的病情密码。
他首先留意到呕吐物的颜色,像是陈旧的铁锈色,这颜色让他心头一紧,脑海中迅速闪过可能导致这种颜色的病症,初步判断这或许与消化道出血有关,但又不能仅凭颜色妄下结论。他凑近仔细观察,发现其中夹杂着一些深色的斑点,这些斑点的形态和分布又让他联想到不同的病理因素。
接着,他关注到呕吐物的性状,有些黏稠,还带着未消化的食物残渣。他微微皱眉,思考着这可能暗示着胃肠道蠕动功能的异常,或是消化液分泌的紊乱。是胃部疾病导致的消化不良,还是肠道梗阻引起的逆蠕动?各种可能性在他脑海中飞速闪过。
同时,他心里默默估算着呕吐物的量,凭借多年的临床经验,他清楚这个量对于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有着重要意义。如果量过多,可能意味着出血情况较为严重,需要立即采取更积极的止血措施;若量相对较少,也不能掉以轻心,可能是病情处于初期阶段,需要进一步密切观察。
在这短短几秒钟内,何医生的脑海中如同展开了一场激烈的医学研讨会,各种病症的可能性、诊断方法以及对应的治疗策略在他脑海中快速碰撞、筛选。他深知,此刻的每一个判断都关乎着李秀的生死,必须万分谨慎。
护士们听到声响,也急忙行动起来。一位护士趿拉着白色的护士鞋,脚步匆匆却又不失稳重,飞快地跑去拿搪瓷的呕吐盆,那盆边磕磕碰碰有些掉漆,露出里面黑色的铁皮。另一位护士则顺手拿起粗糙的毛巾,这毛巾在多次清洗后已经变得有些稀疏,却依旧发挥着它的作用。她快速赶到床边,小心翼翼地帮助李秀清理,动作轻柔而迅速,嘴里还念叨着:“姑娘,别怕,马上就好。”还有护士迅速将放在病房角落的老式氧气瓶推了过来,氧气瓶的瓶身布满了岁月的痕迹,有些地方已经生锈。她熟练地连接好吸氧装置,那双手因为紧张微微有些颤抖,却依旧准确地完成了每一个动作,准备随时给李秀吸氧。
医生助理则赶紧在本子上,用潦草却又不失工整的字迹,快速记录下李秀呕吐的准确时间和详细情况。他的手因为紧张微微有些发抖,铅笔在纸上划过,发出沙沙的声音,仿佛在与时间赛跑。他深知这些信息对于医生判断病情的重要性,每一个字都像是在为拯救李秀的生命添砖加瓦。
整个团队虽然紧张,但凭借着平日里积累的经验和默契,有条不紊地应对着这突发的状况。他们坚信,只要心中有希望,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就一定能战胜病魔,让李秀早日康复,让这个充满爱的家庭重新充满欢声笑语,让生活重新绽放光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