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求助花荣无功而返(2 / 2)
大龙两手手指搅在一块,吭哧了两下,这才憋的得满脸通红,说:“我、我想跟着你去打大名府,你能带着我么?”
花荣笑了笑,说:“你爹不让你去,你才来找我,对吧?”大龙点了点头,用右手手指去挠自己的耳朵。这是他遇事陷入尴尬或者一时说不上话的时候一个习惯动作。
花荣就走到大龙的跟前,揽住他的肩膀,几乎跟他脸贴脸说,“哎呀,大龙啊,你要说别的事,在梁山上我可以说都能答应你,也没有办不到的。可这是打仗,是军事行动,并且是梁山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军事行动。军事行动你知道吗?你当过寨主,你也领着人下山去行动过,还攻打过县城。你们是不是不按正规作战要求打仗?”
大龙先点了点头,那意思是说,我们是行动过,也打过县城;又摇了摇头,意思当然是说,我们没按正规军事行动干过。的确,他不懂这些,他手下的人也不懂,虽然铜锁在梁山上参加过这样的行动,可他当时只是一个小军官小头领,上边让他干什么他就干什么,正规的军队作战,他也不懂得,更不会懂得正规作战的战略战术,可谓一窍不通。
花荣又说:“既然是重大军事行动,一切都得按照军事作战标准办。你爹当然不会让你去。你看,咱们这一次攻打大名府的部队,一共有四路加上四军。每一路每一军,几个军官,多少士兵,都是按标准配备的。突然哪个部队多了一个人,并且这个人还是最高统帅禁止加入的,尤其你还不是军人。那,谁同意让他加入谁就是违犯军法,军法可是非常严的;犯了军法就得杀头。不管是谁,都没得情面。你不是喜欢看书吗?你看过三国志吗?那里面有个人物叫马谡,他违背了诸葛亮的将令,导致街亭失守。这个马谡是有大学问的军中参谋,是诸葛亮最喜欢最看重的高参。可就是这样一个有特殊背景的人,因他违背了军令,诸葛亮照样把他斩杀了。所以历史上就出了一个典故叫诸葛亮挥泪斩马谡。你看,这事是不是很严重啊?也就是说,如果我违犯军令把你带上了,那你爹会杀我的头。哦,当然我这个头,为了你让你爹砍了,倒也无所谓;可是砍了我,你也要受处罚的。再说,你爹要是真砍了我,梁山会失去一员大将,对梁山的事业是会有大影响的。我也不是吹哈,我在眼下梁山的大将中,最起码能排到前四前五的;这你该知道吧?论武艺,眼下除了林冲,呼延灼和秦明,就是我。实话说,秦明我都不服,我只服林冲和呼延灼。那你想,我这样的大将,要是被你爹因为你砍了头,你爹他会伤心吧?可惜吧?会影响梁山的发展吧?所以,大龙贤侄啊,这事,哎呀,真是不好说呀。我要严守军令,你心里不痛快;可我要是带上你,那我就是违犯军令。这还不只是违背你爹。你知道吗?如果单纯是违背你爹,没关系,兄弟之间嘛,好说。可那是违犯军令,要受军法处置。你明白我的意思了吗?”
大龙自然是明白的。花荣的这一番话,大龙也从来没有听到过,等于给他上了一堂军事管理课。原来他在青崖寨搬用梁山所谓军事化管理的经验,只不过是把头领改成了将领,设了几个营长队长,而真正的军事化管理,却不是就那么一点点,不是这么简单,里边的道道原来这么多这么深。他也从花荣这一番话里懂得了一些军事常识。要搁平常,听到花荣一说不能带他,他的脑子早就嗡嗡起来了。可此刻,花荣说的入情入理,且和颜悦色,一直是笑着跟他说,手还一直抚着他的肩膀,像好哥们一样,再加上花荣长得就像他名字一样清秀帅气,大龙对他的好感倍增。
花荣又说:“以后你遇上这样的事儿啊,先来找我,别直接去找你爹。你爹是梁山的大寨主,最高的军事统帅,他一旦否定了你的要求,也就是说给你拍死了,你再来找我,我就没有回旋的余地。如果我不管三七二十一硬要去找他,那最高统帅是一言九鼎的,跟皇上一样啊,他不能因为我的一句话,就改变主意。要是那样的话,还有什么严肃性可言?军令如山倒嘛,可要是说变就变,这军令不就成了儿戏吗?对不?所以,他一定不会答应我,反而会给我扣上个擅作主张的帽子。但如果你先找我,我再去找你爹商量,那样就有灵活性,有余地。记住了吗?”
大龙使劲点头。花荣又说,既然你爹不让你去,你就回去好好上学,好好练武吧。你爹的意思很明显,你得理解他。他就是想让你学一肚子学问,练上一身的好武艺,文武双全,到将来你爹老了,就把梁山的这份家业交给你。交给别人他能放心吗?可你要是能耐不够本领不强,他能交给你吗?我跟你的年龄差不多,只比你大七八岁,等你爹真老了,把这份家业交给你的时候,说不定啊,我还是你的老臣呢。所以吧,我觉得你爹的安排挺好,非常好,特别的好,深谋远虑,高瞻远瞩。你懂吧?回吧,别怪叔叔我不给你帮忙啊。这忙委实不能帮,帮了就给军队添麻烦,给你爹制造麻烦,也会给你带来无法挽回的错误。”
大龙红着脸给花荣作了一个高揖,转身走了出去。可是他不甘心。花荣说到,这一次攻打大名府是凉山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军事行动,那这次军事行动就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他赶上了这次最大的军事行动,他要是不能参加,必定是一生最大的遗憾。让他只跟着郑仁义读那些无用的圣贤书,练武就一个人练,或者跟师傅的助手对练,那毕竟都是花拳绣腿,不能经过实战的检验。他当了那几年的寨主,还真没有真刀真枪的跟人家对战过。他要参加这次重大军事行动,不仅仅是要去看一看,感受一下。他还想,必要的时候自己也要上阵,真刀真枪的干一把,他觉得自己现在的武艺,最起码能相当于梁山上的一个中级军官了。可爹不让去,花荣不敢带他,那怎么办?花荣都不敢带他了,这路不就堵死了吗?难道就这样,眼睁睁的错失这次机会吗?不行,绝对不行。这也是大龙的个性。他认准的事就一定要去做,并且一定要做成,做不成他绝不甘心,也绝不善罢甘休。
这么想着,他就在一个三岔路口上,靠在一棵大树跟前,半蹲了下去。他脑子里有个声音在说,宋大龙啊,你要去,一定要去!你可要抓紧了!午时六刻,军队就要正式出发。现在已经快近午时了,你还在这里。他使劲甩了甩头,抓起自己的头发,往上拉了一阵,突然脑子噌噌地闪过一道电光石火般的想法:对,去找铜锁。铜锁要是也不能带他,那他也只能认了。但万一铜锁要是能有办法呢?在他的心里,曾给他当过军师的铜锁,一定能有办法带他参加这次重大军事行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