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61章 分配(1 / 2)
金凤霞自然也没意见,每个月有一百块钱的话,那等于有了一份好工作啊。
唯一有意见的就只剩何大清了,但他的反对显然没什么用,说到底现在的早餐店有他没他已经差别不大了。
毕竟活基本都是三个妇女干的,他也就是在一旁指导指导,偶尔动动手而已。
离开早餐店的时候,何妍希就把三百五十块钱给了何雨柱。
“你自己拿着吧,爸有钱。”何雨柱没接,说道。
“那不行,我的钱足够花了,不够我再问您拿,老六、老七,走,大姐今天发工资了,带你们去吃好的。”
何妍希强行把钱塞进何雨柱的口袋里,随后牵起老六、老七的手,往前走去。
何雨柱看着走在前面的三姐妹,终于有点意识到自己这个父亲好像真的老了,儿女已经长大了。
“老爸,快走啊。”何妍希见何雨柱没跟上来,回头喊了一声。
“哦,来了,来了。”何雨柱回过神,立马跑了上去。
……
一眨眼,又过去了两年时间,来到1982年。
这两年城市的变化还算比较正常,但农村的变化那可大了去了。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彻底解放了农村经济,“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的理念深入各家各户,彻底告别了大锅饭的年代。
而何妍希这群大学生们也是面临着大学毕业的问题,清北大学还是有不少出国名额的,尤其是物理、数学方面的优秀大学生,这种机会尤其难得。
而大部分大学生都没有出国的机会,那就只能服从学校分配,或者继续读研。
虽然学校会组织填写分配志愿,但其实这只是一个过场,具体什么工作都是看组织意思。
国家包分配这种事在龙国简直太常见了,但又不常见。
毕竟是第一批大学生,国家还是给足了尊重的,事先都会和大学生们进行谈话。
各种单位都想争先恐后地想要几个大学生指标,不管什么专业。
没办法,这年头大学生实在太稀有了。
何妍希她们这种财经系的学生,一半多被留在了四九城,另一小半则被分配到了外地,许多是原户籍所在地的城市,当然也有一部分不是。
不过分配好后就不能更改,除非自己不愿意要这份工作,所幸何妍希这群人都被分在了四九城。
这年代大学生分配到的工作没有专业对口一说,分配到什么岗位,就是什么岗位,一个萝卜,一个坑,剩下的就靠自己去熬了。
何妍希和丫丫也只是被分配到税务局工作。
韩春明因为之前就在红星轧钢厂工作,所以毕业后直接被分配在工厂里。
大伟被分配到了外贸部,也算专业对口了。
最幸运的却是小伟同志,居然被分配到了中组部,这可是天上掉馅饼的节奏。
什么是中组部,那可是党政机关,只要进了这个部门,起码抵得上别人十几年的奋斗。
意味着小伟只要在这个部门不犯什么过错的话,在里面安安稳稳混了十几年,以后妥妥的高层领导了。
95号四合院里,摆了二十几桌,把该请的人都请来了,就是为了庆祝这几个大学生顺利毕业,都分配到了好工作。
哦,对了,小当毕业后进了教育局,也算是一个23级的小科员了。
席宴上,花婶一直牵着大伟、小伟的手,左看看,右瞅瞅,两个都稀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