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06章 五权分立,加强集权(1 / 2)

加入书签

第106章五权分立,加强集权

进了书房内,屋子里蜡烛已经点上。

老朱常用的那张书桌没有人去坐,每个人自己搬了张椅子坐在到了桌案对面的茶几边。

今天还是非常重要,虽然制度设计的过程比较枯燥,但还是那句话。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如果不把生产关系弄好,那么朱云峰送再多的物资到大明去,一切也都是空谈。

所以即便是枯燥了些,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等把生产关系弄好,大明那边也算是无忧了,不敢说千年之久,搞个五六百年应该能成。’

朱云峰心里想着。

虽说没有永恒的设计,但大明时期,全世界都是未开垦的处女地,国力强盛加上制度靠谱,多开垦开垦海外,或许能续命很久。

当然。

这些形式上的例句肯定不能跟大朱棣说,说了他也听不懂。

朱云峰坐下来就开门见山道:“太祖陛下在开国初期制定的许多方针,其实是为了应对当时的窘迫。但时过境迁,他留下的规制相信你自己也能感受到吧。”

“是啊。”

大朱棣叹道:“我从北平一路打来,卫所糜烂,毫无战力。若非如此,我恐怕连大河都渡不过去。”

这倒是实话。

明初的军队架构主要有三点,一是边境军队,由边境藩王或者沐英这样老朱信得过的勋贵统率。

二是老朱给朱允炆留下的精锐京军,总人数约三十万左右,战力非常强悍。

三便是地方卫所。

明初规定,各布政司有都司执掌本布政司兵权,

整体有点像后世的省军区和市军分区的意思。

每卫所人数约在五千左右,全国卫所有四百多个,光卫所的官兵在当时就已经达到了一百多万。

这些卫所士兵没有工资俸禄,全靠自己种田养活自己,所以老朱夸口自己养兵百万不耗费百姓一粒米。

但在靖难当中,这所谓的百万大军那是连毛都没看见,全都眼睁睁地看着朱棣造反。

是这些卫所士兵都投降了朱棣吗

当然不是。

是建文时期卫所就已经糜烂了。

力也从明初的百战精锐直线下降,根本无法跟正规军抗衡。

所以用脚指头都能看出来,相比于维持这些卫所的架构,让这些卫所莫名其妙地只供养上面的各卫所千户指挥使,还不如解放出来纳税。

可碍于《皇明祖训》,这种已经毫无用处,纯粹剥削和压榨卫所士兵的机构,却不得不一直维持到了明末才彻底消失。

这是连大朱棣都觉得不合理的事情。

朱云峰摇摇头道:“除了卫所以外,藩王制你觉得如何”

“额”

大朱棣面露尴尬,想了想道:“自是不妥。”

“屁股决定脑袋了吧。”

朱云峰笑了起来:“以前当藩王的时候肯定想的是藩王权力越大越好,现在当了皇帝,那就是藩王权力越小越好没错吧。”

大朱棣不好意思地笑了笑,立场不同了,看待问题的方式自然也不同了。

这就跟我真有一头牛是一个道理。

“太祖爷分封藩王,为的是边境安宁,且维护大明江山,但他老人家能压服各路藩王,不代表后面的皇帝能做到。”

朱云峰想了想道:“历朝历代,七王之乱,八王之乱,例子数不胜数。现在他老人家也知道了问题的严重性,因此必须拨乱反正,解决这个忧患。”

大朱棣精神一震,说道:“太祖允许我削藩吗”

“想得美。”

朱云峰白了他一眼:“那可都是太祖他老人家的亲儿子,他亲孙子动他儿子都被他撸了,你也想被撸”

“额”

大朱棣就不说话了。

说到底要是太祖他老人家真没了,死后哪管什么洪水滔天,子孙们的事情自然也就管不着。

但现在他还活着,对于重视亲情的老朱来说,儿子们就是逆鳞,肯定不能坐视不理。

只是对于朱棣来说,既然坐到了这个位置上,那自然就得考虑好其中的问题。

不提藩王们为非作歹的事情,单说他也是藩王造反成功,也得担心各路藩王做大会是什么结果。

所以自然要忧愁几分。

“既然父亲已经知道了藩王之祸,又该如何处置呢”

大朱棣忙问。

“方法自然是有的。”

朱云峰竖起右手食指道:“老祖宗的意图是希望宗室能成为皇帝的助力,但历朝历代,都对宗室的管理存在严重问题。要么严加看管,要么就肆意纵容。长此以往,只会出现两个结果。一个是像唐宋那样,宗室力量不成气候。唐朝出一个武则天,宗室就被杀得几乎殆尽。宋朝宗室更是查无此人,几乎没有任何波澜。一个是像汉朝和晋朝那样,纵使有造反的能力,威胁到皇帝。”

“不错,话说回来,你叫什么”

大朱棣连连点头赞同,觉得对方言简意赅,简直是把话说到人心坎里去了。

“朱云峰。”

“那我就叫你云峰,方法是什么呢”

“很简单,依旧保留藩王的权力地位,让他们继续呆在封地。”

朱云峰笑道。

大朱棣皱起眉头:“这算什么主意”

“别急,先听我说完。”

朱云峰说道:“北方现在民力尚未完全恢复,还有大量的荒地无人耕作是不是。”

“不错。”

大朱棣点点头,他久在北方,自然知道北方情况。

从南北朝开始,北方就长期受到战乱影响,到唐朝和北宋时期虽然得到了一定恢复,可到了南宋,就又被打回原形。

南宋小朝廷偏安江南,北方金人和蒙古人轮番蹂躏,以至于大量北方汉人遭到屠杀,加上各种天灾、瘟疫袭扰,到了元末的时候,人口十不存一。

根据洪武年间人口普查,当时全国人口在6000万左右,而整个北方,也就是河南河北山东陕西山西等汉人传统地区,人口也就1000万出头。

直到洪武后期朱元璋不断迁徙人口,数量才涨到1500万。可见这个时候的北方凋零有多严重,称千里无鸡鸣也不为过。

“其实就是按照太祖爷的意愿,把藩王往北方封,并且让他们从南方带大量人口粮食前往,封赏他们大量田地,让他们开垦荒田。”

朱云峰说道:“一个亲王封个三四万亩,带个几千上万人,但田不归属于他,而是归属于王府。亲王没有处理自己田地的权力,由王府机构管理,大部分田地收入归耕作的百姓,其中十分之一作为王府开支,再抽取十分之一为税,但这笔税不入国库,而是进入皇室内帑,之后内帑进行投资,赚到的利润由各亲王出资的比例进行分红。”

大朱棣眉头一皱,一听这个方案就不靠谱。

他说道:“你是想利用藩王让北方民生迅速恢复吧,想法是很好,可你有没有想过。不提眼下北方需要修建大量水利设施才能开垦荒地,即便是成功了,那王府才是主事,其中贪腐该如何解决且这内帑进行何种投资所谓官不与民争利,特别是皇室参与民间经营,这权势很容易逼迫到百姓,届时又该如何是好”

“你想的是对的,但我可没说这是个长久政策。”

朱云峰笑道:“说直白点就是宗室目前就是给他们的子孙后代挣块封地和福利,顺便帮助北方快速恢复生产,同时也可以在北方驻兵防备蒙古。明代经济情况比宋代差很多,然而现在正是开海禁的好机会。而且皇室的投资可不是投资进什么普通商业,而是钢铁行业,贪腐的问题就更好解决,扩大十三道御史职责范围,与当地官府进行共同查账监督。”

“我都被你说糊涂了。”

大朱棣一头雾水。

朱云峰随后解释了一下。

简单来说,朱云峰这个宗室政策其实是个几十年内的临时政策。

先把藩王全都往北方分封,迅速恢复北方民生和生产力,并且跟蒙古打仗对峙。

接着利用产出作为启动资金,投资钢铁行业,搞第一次工业革命。

等北方民生恢复,第一次工业革命搞起来之后,藩王在国内的利用价值就榨干了,开始往国外分封。

完成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大明估计已经处于火器加铁甲舰时代,不说称霸全球,在亚洲基本上已经没有任何对手。

南洋、澳大利亚、东南亚,乃至朝鲜日本,多的是地方去。

以后宗室全往海外塞,每往海外分封一个藩王,就带一批汉人过去扎根,估计一百年之内,整个亚洲全是大明的地盘。

如果说朱云峰是魂穿古代,这就有点做梦了。

除非是理工科,且掌握权力和资源,能够迅速把完善的蒸汽机造出来,不然至少几十年内就别想。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都市言情相关阅读: 肉身成圣:从站桩加点开始 灵异世界的旁门道士 我刚满级,你们让我当傀儡皇帝? 人在斗罗写日记,武魂白虎异能锁 聊天群:末法西游,投资万界 战锤:帝皇的渡鸦使者 一人之下:从封神传承开始 吃瓜上位,我成了暴君的唯一信仰 重生漂亮小灵芝,修仙养家飞升忙 凶兽入侵,我能听见万兽心声! 入夜,娇软乖乖被京圈大佬吻哭了 星际:绝嗣指挥官被撩的神魂颠倒 上交未来委托app,我带飞祖国 钓系公主不追了,清冷首辅火葬场 末世:女神图录,从姐妹花开始! 最强狂兵2:黑暗荣耀 大秦:开局扶苏被贬,忽悠他造反 六岁来逆袭系统?我直升陆地神仙 我截教首徒,靠师弟师妹无敌 中科院来娱乐圈捞人!黑粉全蒙了 教女主厚脸皮,可没教她不要脸啊 抢我S天赋?我杀成军神你怕了? 腹黑校花不会做饭,非要拉我同居 四合院:穿越三年获得巴掌之力 胡说,她才不是坏女人! 穿成女配,但是万人迷 玄幻:长生神子,何须妹骨证道! 废柴真千金,靠玄学直播爆红了 失明三年,玄学大佬封神回归 让你下山潜修,没让你找老婆啊 和离后再嫁权臣,前夫气的吐血了 吞天骨 混沌鼎 让你当保镖,没让你勾搭雇主 修仙不如养萌娃 玲珑塔 呆萌胆小菇,误把丧尸王当男友贴贴 身边人都是满级大佬,这仙能修? 高武:儿子别怕,爹真无敌了! 三子非亲生,重生后报复一下咋啦 天命大仙医 苍血珠 重生86:从进山打猎开始发家致富 武技自动修炼,我速通高武 黑锦鲤三岁半,被豪门美强惨团宠了 查出绝症当天,渣夫在给白月光过生日 年过五十被丈夫抛弃后,她转身嫁给云城首富 被吃绝户惨死,全家跪求我原谅 渣夫只救白月光,我改嫁糙汉团长 满级大佬重生:太子的农门妻飒爆了 从落魄书生到一品富商 替嫁太监三年,哥哥们跪求我原谅 主播万人迷,榜一大哥争着宠 我死在难产夜,渣男跪在灵堂悔疯了 藏锦 废后嫁王爷,狗皇帝悔哭了! 我都仙帝了,谁在乎你们火葬场 全民领主:SSS级机甲兵团横扫异世界 重生1979:从下河抓鱼开始 玄幻:开局混沌剑体,我无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