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火枪兵的未来(2 / 2)
关星河对于这些问题也有自己的想法,他告知孙稷侠,听闻澳门和广州等地的红毛鬼(指葡萄牙和法国等西洋人)用的都是比明军更先进的燧发枪了,他建议孙大人派遣军需去采购试用。孙稷侠听到后,马上同意了这个想法,当即令甲秀军的军需官周大畔亲自去操办此事,并且着重嘱咐军需官除了采购燧发枪外,再酌情采购部分大小佛朗机炮,被同僚戏称为大胖的周大畔当即奉令。
孙稷侠安排好这一事务后,他又对关星河提出,可以将神鸦营将士们现行火药和铅子携带保存方法进行相应改进,对火药和铅子采取定装定量的方式来进行携带保存,具体做法就是按照鸟铳的正常发射量,将火药和铅子的重量称量匀称,并用防水油纸包装好后随身携带在武装袋里去,遇到敌情时,士兵只需要将定量火药纸包和铅子纸包撕开,装入鸟铳中,就可以放枪击敌。关星河听完孙稷侠的这一改进方法后,顿时对提督大人刮目相看,原以为孙稷侠也是个不懂火器的官儿,却没想到孙稷侠对火器了解如此之深,还想出了定装火药铅子这一方法,别人不懂关星河却懂,这一方法不仅提高了火器营的作战效率,同时也提高了现有鸟铳的使用寿命,不会再因为药量过大而导致炸膛。
关星河文官出身,有记笔记的习惯,他马上将孙稷侠的这一改进方法写进了营务纪要中去了。
现在神鸦营使用的鸟铳都是火绳枪,有效杀伤射击距离约在七十步左右,而一个对鸟铳操作熟练的士兵,从装好火药、铅子,到射击约需要两分钟,这是在不使用定装药包的前提下花费的时间,若使用定装药包,孙稷侠估计能将时间节约到一分钟左右。
这个时间在瞬息万变的战场上,是一个漫长的时间段,有时候一分钟往往可以决定一场战斗的胜负了。火枪兵若是花费一分钟的时间来操作火枪,那肯定于战事有害,所以火枪兵放枪的方式就有很大的讲究。
一般的训练不足的明军火枪兵,在遇敌接战时,大多是胡乱放枪给自己听个响儿,壮壮胆,有时候敌军还在一两百步的时候,就放枪了,等再次装好火药铅子后,敌军已经冲杀上来近战了,这还要你火器营有啥用?
明军在辽东对战清军时,这种劣势特为明显,清军骑兵高速机动,明军往往经不住这种压力,隔着老远就放枪了,能射中清军骑兵者,寥寥无几,纯看运气了。而戚继光训练戚家军时,就对火枪兵的放枪方式进行了革新,戚大帅的《纪效新书》中提到:“初谓铳手自装自点放,不惟仓卒之际迟延,且火绳照管不及,每将火药烧发,常致营中自乱;且一手托铳,一手点火,点毕且托之,即不中矣。令炮手另聚为伍,四人给炮四管,或专用一人擎、一人点放,二人专管装药、抽换其点火,一人兼传递,庶无他失,可以成功”,意思就是设置专门的射手进行鸟铳的放枪,另外再安排几人对鸟铳进行手持、装药、点火、传递等流水线工作,这样射手就可以心无旁骛的专心对敌放枪了,这就是所谓番递法。
关星河现在就是使用的番递法来训练神鸦营,但是孙稷侠对这种方法并不满意,因为这种对敌作战方式存在很大缺陷,那就是一旦流水线上一人阵亡,那么就意味着其中一人的工作必须由另一人承担,这无疑会影响作战效率,所以孙稷侠向关星河提出了叠进法的射击理念来提升神鸦营的作战能力。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