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22章 初抵绥德军(2 / 2)

加入书签

苏允对此亦是十分了解,也对这个策略比较认可。

因为这与西夏人大战的特点有关。西夏人战时当兵,闲时为民,装备衣食全部自给。

他们出征时,往往只带一个月的口粮,除了作战部队,还配备战斗辅助人员随时掠夺军资、粮草、俘虏、牲畜、财物,以解决军队给养不足和本国劳动力、兵员短缺问题。

这种后勤补给方式,让夏军拥有轻便灵活的特点,夏军的精锐骑兵“铁鹞子”,既可以快速进军,长途奔袭,也可以在西北的丘陵沟壑中辗转腾挪,让只靠两条腿跑路的宋军望尘莫及。

不过,夏军也有一个致命伤,那就是后勤保障能力极差,无法持久用兵。而且,出战兵力越多,其持久力就越差。

而只需要利用夏军补给不济的特点,坚壁清野,坚守不出,以避其锋,便可以让西夏军无功而返。

而这种作战方式运用得最为成功的乃是种世衡以及范仲淹。

种世衡镇守延州时,因外围堡寨被大量遗弃,延州已无险可守,岌岌可危。

种世衡意识到堡寨的重要性,于是在延安东北二百里的地方,根据废垒兴建了新城,以强化点式防御。

在筑城的过程中,种世衡因成功解决了城市的水源问题,凿开地下的石头而得到泉水,因此将这座城市命名为清涧城。

种世衡在修建清涧城后,继续向前修筑新的堡寨,不断把宋军防御前沿向前推进,在延州形成了一个立体防御体系。

种世衡的做法启发了范仲淹。

于是,范仲淹又把清涧城的经验推广开来。

实际证明,这种战略是很有效的。

宋军由清涧城开始,步步为营,稳步推进,深入西夏境内数百里,收复大片国土。

有了种世衡的成功经验,范仲淹又于康定元年修筑了大顺城,打通了延州、庆州二州的联系,使得二州可以互相救援,而这里也成为宋军深入西夏的桥头堡。

苏允看着这些堡垒,心下有些感慨,怪不得大宋朝每年那么多的军费扔进去都听不到什么响动,看看这人造的堡垒,其中耗资之巨,着实是难以想象的。

苏允能够想象得到,若是此时能够从高空往下看,这密布的人造堡垒,应该是极为壮观的。

苏允等人穿过堡垒群,一日便抵达了绥德军。

绥德城亦是一座堡垒,扼守无定河与大里河的交汇之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绥德军是个非常经典的军事州县,级别其实是与县等同。

来迎接的官员中文官不多,只有一个县尉以及参军,县尉与参军通管六案、仓库、刑狱等事,而其他来的基本上就是武官了。

绥德军辖领城、寨、关、堡多达五六十个,每个堡垒里多则几千,少则数百人,而绥德城里则有一厢兵马,合计万人驻守。

因此来的武将不少,厢都指挥使、军都指挥使、军都虞候、指挥使、副指挥使、以及都头等等,多达十几位尽皆来迎接了。

这些人为什么来得这么齐整,既是因为京营四厢都指挥使是从五品,边军厢都指挥要降两级,一般是从六品到正七品。

而苏允这个承议郎乃是正六品下的京朝官,比这边军厢都指挥使要高上一级。

而大宋的文官的地位比武将高得多,一个徐禧便可以压着种谔这种大将,更别说这些边军军厢都指挥使了。

而且苏允的差遣乃是鄜延路兵马钤辖,更是他们顶头上级。

所以说赵顼在官场上的手腕还真是厉害,给一个知绥德军事,让苏允可以避开种谔的钳制,可以放开手脚在绥德城这边行事,而一个兵马钤辖更是让边军将领不敢有所怠慢。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都市言情相关阅读: 神豪:相亲遇绿茶,我反手送领导 怪物来了 谍战吃瓜,从潜伏洪秘书开始 魔女,火球与蒸汽邪神 炼药救不了斗破! 从大明王朝开始横推诸天 诸天群聊:我的超能力过于卑鄙 无限轮回:我才是怪物 老祖无能! 抄底娶回女明星 末世天灾:从打造避难所开始 我对大清忠不可言 八十年代渔猎日常 提前通关,然后进入惊悚游戏 人在洪武,从逆党做起 卷册龙:从获得无限宝石开始 轮回空间,但画风不对 赛博朋克:2075 死神:锻炼开始变强的五番队队长 纯阳! 修源录 刚成仙秦人皇,你跟我说这是洪荒 星武帝尊 寻死不成,女帝竟然馋我身子 我的聊天群里全是女频窝囊废 说好一起踢球,你当主教练? 农业狂魔 作为兔子精,追到大圣很合理吧 我不是文豪 骑士与魔杖 重生知青,恋爱脑觉醒了 一秒一个技能点,我把火球变禁咒 武动之真正的武祖 从电影抽取技能 斗罗:唐三是我哥哥 一归 异界崛起之我有帝国系统 深情不问出处,北极熊的爱你记住 科研从博士生开始 皇修 从搜山降魔开始成神 一脚踏破星空 从武道开始无敌 日夜游神 大帝世家穷养我?可我悟性逆天啊 大明:家兄朱元璋,我建国美利坚 巫师的人生模拟器 重生相遇,我被天仙倒追 让你当宗主,你只收主角? 同时穿越万界,成神全靠我自己! 木叶:天生邪恶的宇智波 汉末之乱臣贼子 荒野大镖客:我有放生进度条 全民深渊:我技能无限强化 一人之下:开局蛙崽送我绝缘之爪 超神学院:开局曝光赛博天庭文明 直播:美女领导成媳妇!火爆全网 玩家们的NPC大爹 人在斗罗:祭天系统,献祭唐三 修仙弃徒,回乡种田唱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