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松阳书院(二)(2 / 2)
陈行宁恭敬回道:“先生讲得极为透彻,学生拜服,暂时没有什么问题。”蒋先生微微颔首,又叮嘱几句关于书院的规矩后便离开了。
两人拜别蒋先生。
吃完晚食,陈行宁独自去了藏书楼,藏书楼门口有一先生正认真看书,见人来便查阅学子班籍,发放通行令牌。
陈行宁本欲直接上二楼,被二楼门口的先生告知无权限,他返回一楼开始学习。
藏书楼只对书院学子开放,分为上下三层,甲乙丙丁四班学子可以进去入第一层,地玄黄班可以进入第二层,而天班则可以进入第三层。
陈行宁现在只能在第一层参阅,但这第一层的书本也让他叹为观止。
从史册到诗集,再到游记甚至还有一些话本,陈行宁从进门的书架上取了一本,乃是山川游记。
这类游记为本院学子游学时记录,多为当地当时实时风貌,学子的观点论述不多,但从这种游记中能看到很多当地的问题反映。
陈行宁一边摘抄,一边思考,对于自己能想到能看清的情况给予评价以及个人处理策略。而这些笔记所记之事,等他回太原府时若得空可以请教卢大人。
游记看起来很快,却能了解到很多事情,这一个晚上陈行宁便阅看了两本游记,虽然很多事只有只言片语,但也真实可靠。
比如一本游记中提到“象屿县八月多大风暴雨,海水倒淹”只是简单的一句话,却让陈行宁冷汗尽冒,因为象屿县在江南地区,而他的阿暖也在江南!
到现在两个月了,他收不到阿暖的一点点消息,他焦急忧心,但他毫无办法,只能等,只能期待卢大人给予的一点点反馈。
但前些日子卢清哲对他的一番话,让他明白,他心急也好心焦也罢,这都无济于事也无能为力,他只能自身强大,待三年后会试努力一把,争取进入进士序列,然后选择江南地区才是他和阿暖之间的最优办法。
陈行宁更加认真仔细,他再也不敢放松一丝一毫的时间。
山中不知岁月,陈行宁在松阳书院汲取着他所能遇到的所有的知识,甚至还有曾经不敢想象的六艺。
他没有时间去关心那些异样的目光,他只知道在远方有人在等他,他需要加倍努力才能尽快回到她的身边。
但渐渐的,很多鄙夷的目光也在离他越来越远,除了第一个季考,陈行宁有点不适应学校的考风,所以并没有进前十以外,此后每一次季考他都在往前挪班,到了康圣七年七月直接进入了黄班。
到了黄班以后,很多学子就不一样了,很多人都是有学识有见识的人,他们已经逐渐学会放下身份,愿意慢慢去接触底层,他们将是各世家的中坚力量。而陈行宁也在这里认识了很多好友,当然卢清祥也一直与他一起。
他还是过几天就给林暖写一封信,告诉她最近学了什么,交了什么朋友,旬休去太原府又跟着卢清哲处理了什么。
每个月的信里他总会画一幅这个月书院的风光,虽然林暖没来,但他希望当这些信去到林暖身边时也能如他一般感受到书院的魅力。
当然他不知道林暖的上辈子进过更大的学校,人才芸芸,有人在那学校里碌碌无为,有人在那学校里凤凰涅盘,那个世界非常的瑰丽,也能让人无限迷失。
(本文写科举不多,主要还是女主的种田,哈哈)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