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赵天子曲意逢迎(2 / 2)
李幂心里难受,压抑着悲痛冷冷地说:“在下出手只为防他惊扰我主,不要功劳!”
说罢拔出短刃转身回了帐子。
见赵佶仍是噤若寒蝉,说:“有人行刺曹操,现在已经被诛!”
赵佶看着他刀子上的血痕,惊问:“是你杀的?”
李幂这才想起刀子上还有亓犷的血,他小心地抚摸着血迹,说:“此人恰巧是向我们这边逃来,我怕他闯进来对官家不利,无奈杀之!”
“朕得李卿,乃不幸中的大幸啊!”堂堂皇帝已经要感激涕零啦。
经过一场虚惊,赵佶认识到目前的状况是朝不保夕,自己的命随时会被曹操取走,那时还有什么江山社稷!
和曹操讨价还价无非是怕曹家的武将谋臣占了大半个朝廷,想为蔡京、童贯、王黼等“忠臣”留位置,现在想来,在曹营之中考虑这些只会激怒身边这些虎狼。
于是,在曹丕好奇来探看这位宋国皇帝时,赵佶表现出非常的热络,像一个絮絮叨叨的老人一样给曹丕讲着汴京的繁华景象,哪里的杂耍好看,哪里的果子好吃都如数家珍,这是赵佶没当皇帝之前还是端王身份时就经常流连的场所。
“他日到了汴京,朕带你好好逛逛,玩乐要趁早,等你接过你父亲的位置时,玩什么就不那么方便了!”赵佶以自身经验对曹丕说教,还甩了个“你懂”的眼色。
曹丕对他说的那些并不感兴趣,只注意了一句话,意味深长地问道:“那么,‘我父亲的位置’放在大宋究竟是什么位置呢?”
赵佶想拉拢曹丕,他知道历史上曹丕是曹操的接班人,又是建立了魏国的开国皇帝,虽然知道眼前这位是个假的,但以他观察,这些假的三国人物都自以为是地进入了历史角色,想来曹丕也有篡位之心,所以他揣测其心思说着让人喜欢的话。
但心里却想:反贼,我大宋岂是汉末,你想当曹丕根本就没这机会,只要朕脱身回到汴京,曹家军一支孤旅,还不是任我摆布!
赵佶从来都是被人拱卫被人逢迎,今天却只能像他豢养的奸佞之徒一样口蜜腹剑地逢迎别人,哪怕是对一个二十来岁的公子哥,他说:“公子啊,你父有救驾之功,又替朕在北地征辽,寻常封赏已没法表达朕的心意,朕愿意封他为宰相,封爵异姓王,官职只在朕一人之下,而且世代承袭王爵,你看可好?”
曹丕淡淡一笑说:“我还在跟着父亲学习呢,焉敢妄议朝廷的事,皇上的美意,我代父亲谢过!”
赵佶说:“现今条件不许,朕只能以口谕告知,望公子一定将我的意思转达给曹相!”
曹丕得了赵佶的圣谕,兴冲冲地去见父亲,说宋国皇帝很是执拗,但孩儿跟他据理力争,从天下大势到个人荣辱给他一番辩驳,现在宋皇服软了,愿意封父亲为相、异姓王等等条件。
曹操还以为赵佶迂腐,一时半会拿他不下,没想到今天就想通了,还是儿子会做思想工作,夸道:“子桓长大了,可以为父分忧了!”
曹丕谦虚地说:“都是在父亲身边耳濡目染的结果,但孩儿还有不解,以我曹家军的威势,为何还要奉这个孱弱的皇帝为主?不如让宋皇逊位,父亲取而代之!”
曹操从袖子里拿出一把古朴的刀,让曹丕心中一凛,以为自己说错了话,仗着胆子说:“父亲是让孩儿去用此刀劝说宋皇逊位?”
“这是董卓少年时拾到的宝刀——项羽之刃,人人都说宝刀失踪,寻之者众,却不知早在为父的手中!”
曹操好刀,手抚宝刃,怜惜而又自豪,接着说道:“宝刀在我手中则妙用无穷,可鉴赏、可防身、可杀人!但我若化身宝刀,只会被人夺来夺去,为人所用!”
曹丕若有所思之际,曹操将宝刀递给他,寓意深长地说:“宝刀是如此,皇位亦是如此!”
曹操唤过门口的许褚:“传令下去,明天,以宋之名,全力攻克辽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