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章 宏明禅师的决定(2 / 2)
最后,乾武帝都被其购买的特产惊动了。
还特意找了新上任的巴蜀布政使女婿,前来问话。
“关西的屯田不是搞得很好么?怎么卫所的日子还过得这般清苦?”
事关他未来的粮仓和马场,一定要问个明白。
甘明福回忆了下甘露川大营里的伙食,咽了咽口水,还真不知和清苦有何沾边。
但还得自家姐姐买的特产,找出一些合适的理由来。
他道:
“回陛下,可能是关西的厨子,饭菜做得粗犷了些,本地人大多都用馕坑做的饭。那些个牧民放牧的时候,没有合适的厨具,就会把新鲜的羊肚当锅来用。
往羊肚子里塞上羊肉、胡葱之类的放在火堆和沙子里烤了吃。调味的话,大多只有盐。胡椒不便宜,一斤胡椒比一只羊还要贵很多。
关西的菜蔬的种类不多,春夏两季大多吃的是野菜,比如苜蓿和野葱,风味很是不错。反正苜蓿芽,大营里天天都吃,也没人说吃腻。秋冬的菜蔬要丰富些,收的豆子可以发豆芽菜,胡葱、胡瓜和胡萝卜能吃。恰玛古在冬日和胡萝卜一块炖羊肉,滋味最美。
甘将军这回又是找厨子,又是买菜种子、调味料和家禽什么的,估摸是打算给关西的移民和关军们的菜篮子增添一些品类。能吃到多一些顺口的饭菜,或许移民们就愿意世世代代扎根在边陲呢。”
乾武帝:“”
行吧,朕现在的伙食,其实也没比关西军营细致到哪里去!
会想着给卫所带回去多多的匠人,还不忘丰富大伙儿的菜篮子,甘将军就比那些个,只知道疯抢战利品的将领们强百倍。
提到极个别吃相很难看的将领,他也是心火很旺。
人心不足啊!
要换这样的人驻军一方,还不知要贪成什么样。
此行班师回朝,他真要用心琢磨下给一些功臣相关的爵位。
眼下,他唯一担心的是:
“关西十月就已经下大雪了!冬季也比关外要多出两月,本地的牧民世代都是放马牧羊,这些家禽带回关西能养活么?”
甘明福连忙给泰山大人吃了一颗安心丸:
“您放心!关西本地牧民们不养家禽,是因为他们居无定所,且都住的是羊毛毡帐篷。而且,他们大多是穆斯林,不允许吃猪肉的。比起鸡鸭这种肉少的家禽,他们更乐意养牛羊。
但咱们汉人的饮食习惯不一样!关西现在各卫所都有了砖窑坊。新修的砖瓦房里都建了烟道和火墙,石炭十二个时辰的烧着,各家的牲口圈舍里都暖和得不行。
猪、鸡、鸭、鹅这些家禽的生长时间短,能圈养,只要每年把它们控制在春末孵化,夏秋两季就有吃不完的牧草和草籽”
所以,现在的关西,真有养家禽的条件。
乾武帝:“好!好!好!甘将军是个会过日子且体贴将士们的好将军。”
甘明福:“”
和皇帝老丈人说话还是很讲技巧的,实话要说,但不能全说。
几天前,他姐就和他吐槽过。
“来了西北这些年,牛羊马肉没少吃!但吃来吃去,胃里最惦记的还是娘在老家做过的杀猪饭。
猪肉,是怎么做都好吃。瘦肉鲜嫩,宜炒宜煮,肥肉有油气,却又不像牛的肥膘那么腻人。西域的大尾巴胡羊倒是有羊油,一般人还真吃不了那股子味儿。
再加上,这回又遇到了擅长烹饪猪肉的巴蜀厨子,真是不管开出什么样的条件,也得把这些人给带回关西去”
吃过细糠的人,但凡有条件,真是吃不了一点苦!
总之。
甘将军出了一趟门,在巴蜀终于觉醒了吃货属性。
打着,为关西大营丰富菜篮子的名头,实则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口腹之欲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