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章 巴图尔施疲兵计(2 / 2)
“六叔说的是,这也是我找你们商议的原因。霍博克赛里是我准噶尔根本之地,万不可有失,我已决定撤军回防。只是敌我两军纠缠在一起,如何撤是个难题”。
“珲台吉可读过《三国演义》中曹操征张鲁那一段杨松劝张鲁撤退时尽焚仓廪府库,不留一粒粮食给曹军。结果张鲁妇人之仁,说什么‘仓廪府库,国家之有,不可废也’,结果让曹军获得了充足的粮草,最终灭亡”,博贝台吉引用《三国演义》中的故事为例。这个年代,《三国演义》极流行,作为准噶尔著名的谋臣,他极喜欢这本书,常引书中故事为例。“伱是说~”巴图尔珲台吉眼睛亮了起来。
“珲台吉,奴才以为当行疲敌之策,将所有的百姓都迁往霍博克赛里,所有的粮草物资都带走,带不走的全部烧掉,务必做到一粒粮食、一捆干草也不留给卫军。如今冬季已经来临,卫军从后方运输粮草辎重困难,主要依靠向本地百姓征集,没了百姓,必然补给坚难。军无粮则散,等到卫军粮尽之时,便是我军反攻之日”。
“博贝,你这计策虽然好,可也太毒了些。如此一来,我准噶尔南部必然赤地千里,况且北上霍博克赛里需要穿过茫茫沙漠,这么多百性穿越沙漠必然死伤惨重。这些可能是准噶尔的百姓,人都死光了,将来如何立足”萨哈勒图反对。
“如果不迁走他们,他们就会变成卫国的百姓。宁可让他们死于沙漠,也绝不能将他们留给敌人。争夺天下,珲台吉切不可有妇人之仁,否则便是又一个张鲁”,博贝台吉大呼。
“唉!你这计虽好,可如此一来,我准噶尔也大伤元气,将来如何争雄卫拉特”巴图尔叹道。
“珲台吉若想保全百姓还有一法,只是须费些力气”,博贝侃侃而谈,“您可以将北上的队伍分成军民两支。我军主力北上穿越准噶尔沙漠返回霍博克赛里;再派部分兵马将百姓集中于乌鲁木齐,由楚琥尔乌巴什台吉率军护送百姓从乌鲁木齐出发,绕行准噶尔沙漠边缘至阿尔泰山南麓。那里是我准噶尔祖地,十分适合休养生息”。
一听他提起阿尔泰山南麓,巴图尔频频点头,忽又有些担忧,“阿尔泰山南麓离喀尔喀蒙古近。若是喀尔喀人兴兵抢走我的属民该如何是好”
博贝微笑,“您怎么忘了喀尔喀诸部已向大清国上了‘九白之贡’,是大清国的藩属。大清国的皇叔父摄政王一向支持您,可请他敕谕喀尔喀诸部,不得为难在阿尔泰山避祸的准噶尔牧民”。
“妙!你这个主意好!”听他提起北京城里的那位“皇叔父摄政王”,巴图尔珲台吉又多了几分信心。他虽没见过多尔衮,可对斯人的雄才大略却莫名其妙地充满信心。他相信斯人一定会出手阻止卫国吞并准噶尔,不然清国就失去了制衡卫国的重要筹码。
是的,筹码,或者说棋子!
巴图尔清楚地知道,在清卫两国争霸的大棋局中,小小的准噶尔不过是一枚棋子而已。这些年他不断地积攒实力,也不过是使准噶尔变得比别的棋子重要一些,想成为与多尔衮、苏勒坦那样平等的奕者,仍有漫长的路要走。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