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殷切希望(1 / 2)
很快,诸多弊端便如浮出水面的冰山,清晰地暴露无遗。市场运作那股强烈的逐利性,仿佛一股无形却又极具破坏力的暗流,正悄然侵蚀着公职队伍。不少公职人员在这股暗流的冲击下,心态变得浮躁不安,曾经严谨的纪律也逐渐松弛,一心只想着如何追逐利益。他们的行为,就像在民众心中的明镜上蒙上了一层厚厚的灰尘,不仅自身形象在民众面前大打折扣,更如同一颗颗毒瘤,严重损害了政府机关那本应熠熠生辉的公信力。而这种不良状况,就像温暖潮湿的土壤,极易滋生腐败的毒菌,类似的例子在现实中简直比比皆是,令人痛心疾首。
陈宇全神贯注地聆听着林老的话语,神情专注,不时轻轻点头,仿佛在与林老的思想产生着共鸣。思索片刻后,他语气沉稳地说道:“林爷爷,您是说,人心的贪婪就像一个永远无法填满的黑洞,没有尽头,在无尽的索取中,人们不知不觉就迷失了最初那颗纯粹的初心。”
“对,你理解得很对。”林老眼神中透着忧虑,缓缓说道,“人往往就是这么容易被贪婪所左右,即便自己实际上并不缺少什么,可一旦看到别人拥有更多,内心深处那种贪婪的欲望就像被点燃的火焰,熊熊燃烧起来,非得据为己有不可。特权思想一旦在内心泛滥,就如同洪水决堤,后果不堪设想,极其危险。所以啊,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对干部的教育问题。”
陈宇内心对林老的观点认同不已,他站起身来,恭敬地为林老倒上一杯热气腾腾的茶,诚挚地说道:“林爷爷,您的每一句教诲我都深深记在心里,时刻不敢忘怀。”
林老接过茶,轻抿一口,那温暖的茶水似乎也没能驱散他心中的忧虑。他放下茶杯,接着说道:“就拿清朝的和珅来说吧,他权倾朝野,仗着乾隆帝的宠信,大肆贪污受贿,聚敛了数额惊人的财富。那财富之多,简直超乎想象,富可敌国。然而,乾隆帝一去世,嘉庆帝上台后,立刻就将他抄家问罪。这说明了什么?这表明在国法的威严面前,不管你曾经多么位高权重,都绝不可能逃脱制裁。”
一直在一旁静静聆听的林卫国,此时微微点头,接过话茬说道:“确实如此,很多问题归根结底,往往还是出在内部。城市的发展,工业固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说城市的繁荣离不开工业的支撑。但是,如果过度依赖工业,甚至盲目地大力推动,而忽视了其他方面的协调发展,那绝非好事,甚至可以说是一种短视的行为。过度依赖工业,就如同在悬崖边行走,会引发一系列严重的问题。”
林老赞同地看了林卫国一眼,眼神中流露出一丝欣慰,继续说道:“像粮食、棉花、矿石、电力、天然气这些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物资,但凡出现紧俏的情况,总会有那么一些人,在利益的驱使下,不顾国家法律法规,趁机谋取私利。‘走后门’‘批条子’这种不良现象,在我们那个时代有当时特定的历史背景和矛盾,但现在时代不同了,我们不能只盯着经济发展这一条路走到黑,要有长远的眼光,要注重对干部的思想教育,让他们从内心深处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和权力观。阶级分化的苗头,哪怕只是刚刚冒头,都绝不能出现,更不能任其发展。”
陈宇神情严肃而庄重,眼神中透露出坚定的决心,他语气铿锵有力地回答道:“好的爷爷,您放心,只要我有能力,一定会全力以赴。我会将您的教诲铭记于心,时刻提醒自己,为国家的繁荣昌盛,为人民的幸福安康,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林老欣慰地笑了笑,然而笑容中却依然带着一丝忧虑。他微微叹了口气,缓缓说道:“中国的老百姓实在是太不容易了啊。即便现在生活条件有了一定的改善,物质上相对富足了,但他们的内心深处,依然有着诸多的郁闷和失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