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5章 文采斐然(2 / 2)
邻座的考生在答题过程中,不经意间瞥见林尘试卷上那密密麻麻却又工整有序的文字,心中好奇顿生。趁着考官巡视的间隙,他偷偷地将目光投向林尘的试卷。这一看,不禁让他面露惊讶之色。只见林尘的文章立意高远,观点新颖独特,与自己所写的千篇一律的论述截然不同。那些巧妙的论证,精彩的引经据典,以及出众的文采,都让他自惭形秽。邻座考生心中暗自惊叹:“此乃何方才子,竟有如此才华!”
不仅是邻座考生,周围其他考生也纷纷被林尘的文章所吸引。他们或是被那独特的观点所震撼,或是为那严谨的论证所折服,或是对那出众的文采赞叹不已。一时间,林尘成为了考场中的焦点,引得众人纷纷侧目。然而,沉浸在写作中的林尘对此浑然不觉,他完全沉浸在自己的思想世界里,将自己对治国理政的见解、对儒家经典的理解,通过手中的笔,毫无保留地呈现在试卷上。
在论述边疆防御策略的题目时,林尘同样展现出非凡的才华。他先对边疆的地理形势进行了详细而精准的分析:“我国边疆,幅员辽阔,地势复杂。北有大漠孤烟,地势平坦,利于骑兵驰骋,然防守难度亦大;西有崇山峻岭,易守难攻,但交通不便,补给困难。”寥寥数语,便将边疆的地理特点清晰地勾勒出来,为后续的防御策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接着,他针对不同的地理区域,提出了极具针对性的防御策略。“于北方大漠,当设烽火台,构建严密的预警系统,以防敌骑突袭;同时,训练精锐骑兵,以机动性对抗敌之机动性。于西部山区,应修缮古道,保障交通畅通,确保物资补给及时;并在险要之地,修筑坚固堡垒,屯兵驻守。”这些策略既考虑到了地理因素,又结合了实际的军事需求,充分展现出林尘对军事战略的深入理解和卓越的分析能力。
在阐述商业与农业平衡问题时,林尘更是展现出独特的经济眼光。他指出:“农业,国之根基,关乎百姓温饱;商业,国之血脉,促进经济流通。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随后,他详细论述了如何实现两者的平衡,提出了诸如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农民发展多种经营,增加收入;建立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促进商业繁荣等具体措施。他的论述既有宏观的理论高度,又有微观的实践指导,让人眼前一亮。
随着时间的推移,林尘终于完成了所有题目的作答。他轻轻放下手中的毛笔,长舒一口气。此时的他,额头微微沁出了汗珠,但眼神中却透着一股满足与自信。他知道,自己在这场考试中已经充分发挥出了自己的水平,将自己的所学、所思、所想毫无保留地呈现在了这几张试卷之上。
林尘再次仔细检查了一遍试卷,确保没有任何疏漏。当考官宣布考试结束的那一刻,他将试卷整理好,交到考官手中。走出考场的那一刻,他心中充满了感慨。这场考试,不仅是对他知识储备的考验,更是对他思想深度和表达能力的检验。而他,用一篇篇文采斐然、观点独到的文章,为自己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回到家中,余幼薇早已在门口焦急地等待着。看到林尘归来,她急忙迎上前去,眼中满是关切。林尘看着余幼薇,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知道,无论考试结果如何,余幼薇都会一直陪伴在他身边,支持着他。而他,也将怀揣着这份温暖与力量,继续前行,迎接未来的挑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