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自信,不是靠抵制获得的(2 / 2)
这样的认知可谓莫名其妙,之所以有些人愿意过洋节,是因为洋节带给他们一种节日的氛围感,而不是对洋节的崇拜。洋节的兴起并非一蹴而就的,而是在个人和商家慢慢烘托下,才有了如今的场面。
这是商家或个人的问题吗?不是的。归结到底,还是某些“专家”和“上位者”造下的孽。曾几何时,如春节的“炮竹声中一岁除,新年万物都复苏”的场景,被钉上环境污染和陋习的标签,年味越来越淡了。
春节没有春节的样子,谁还去过节呢?随着传统节日被打上越来越多“不合时宜”的标签,传统节日的氛围感就越来越弱,人们对传统节日的感觉越来越无趣,直到最后把传统节日抛弃,改过洋节了。
不是个人想这么做,而是某些人的行为和规定让人们对传统节日越来越失望,越来越没有感觉。这个不能做,那个受到限制,试问谁还愿意去过这样的节呢?还不如躺着不动,或感受洋节的气氛。
自信,必须是对事物的认同,并能支持它继续下去。炮竹没了,窗花少了,杀猪禁了,许许多多的东西没有了,年还剩下什么呢?于是,有了越来越多的人不愿意过年,更别说其它没有假期的传统节日了。
自信是一种内在的力量,它来自于对事物的认知和评价。如果试图通过抵制等手段来获得自信,那么可能会陷入一种消极的循环,不断地压抑自己的情绪,而不是真正地解决问题。相反,学会接受事实,了解存在的原因,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
建立自信需要积极的行动,只有通过实际行动才能真正提升对事物的信心。当遇到挑战时,不要如惊弓之鸟般恐惧害怕,而是勇敢地接受挑战,调整和改进对原事物的态度和认知。这样,才能逐渐建立起自信。
自信是一种积极的心态,而不是一种固定的状态。自信不是靠抵制获得的,而是通过自身积极的行动和心态建立和维护。只有真正理解和接纳出现的问题,勇敢地面对挑战并从中得到成长,才能真正提升自信心。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