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安-2(2 / 2)
“嗯......没有,他可能就是喜欢开运输机吧!”
安东诺夫显然是有些介意这个问题,眼神躲闪一番后,便找了个理由打发了秦晓。
这时抢修小组已经熄灭了火焰,安东诺夫看到后便向飞机走去。
“志愿队参加战斗后,各方面的消耗极大为了保证供给,dc3高负荷运转下维护不到位,飞机发动机这才会出现故障的吧,还是能够参与到运输的飞机太少,要是这样的运输机多一些就好了!”
安东诺夫解释了一下飞机出现问题的原因,顺便感慨了一下苏盟空中远程运输力量的不足。
而秦晓已经开始进入到系统中,疯狂寻找一架飞机的图纸。
就在安东诺夫感叹他们远程运输能力不足时,秦晓想到了苏盟47年代才服役的一种双翼轻型运输机。
熟悉的双层机翼,安-2轻型运输机。
秦晓点击兑换,安-2的全部知识进入到了他的脑海之中。
“其实制造运输机并不是很难,最主要的便是在于工艺!”
秦晓的话让安东诺夫有些的问道。
“秦晓,怎么你连运输机都会制造吗?”
秦晓笑着道。
“现在我有一些想法或许正好适合你们的制造工艺!”
苏联的飞机制造能力并不差,但是偏科严重,大型的运输飞机制造能力几乎没有,苏盟购买dc3就是为了能够解决掉他们的这一重大缺陷,但派去鹰酱国的工程师们至少还得学习3年才能回来,这期间只能依靠一些老旧的运输机,和十几架从鹰酱那里买来的dc3应付着过日子。
而安2正好可以填补这段时间,苏盟不能生产好用的运输机的尴尬。
安2优点很多。
第一他易于生产对生产工艺要求并不高。
第二,他是双翼机对机场跑道要求并不高,说白了就是找片空地就能降落。
第三,伊18即将入役,伊152生产线停止生产已经是板上钉钉了,而安2和伊152同为双翼机,虽然它俩作用不同,但是伊152双层机翼的生产经验也是可以用到这里的,所以伊15生产线转产安2,比新建生产线要经济实惠,还能快速生产出来!
安东诺夫听到后摆摆手说道。、
“好吧,德拉特文在卸任援华总顾问离开华夏时,和我说过你如果有了什么新的发明一定要尽快上报,没想到这个来的这么快!”
秦晓听到德拉特文卸任了总顾问后,异常惊讶道。
“他什么时候卸任的,他也是我的朋友我应该送送他的!”
“就在咱们开战前的两天,他在这里乘坐的飞机飞机离开的,不过我得到消息你们很快就能重新见面了,带着你那个感兴趣的东西,到时候你们在谈如何?”
秦晓点点头,硫尼西林让德拉特文带走差不多快一个月了,就算是实验室分析也应该分析的差不多了。
最多一个礼拜他们就能再次见到面了!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