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同力股份834599的前世今生(2 / 2)
业务全景
如今的同力股份已构建起多元且成熟的业务体系,核心业务聚焦于非公路宽体自卸车、矿用自卸车等领域。其中,非公路宽体自卸车作为公司的“王牌产品”,占据着营收的主导地位。2023年,非公路宽体自卸车业务收入高达54.47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攀升至92.95%,且这一占比呈逐年上升趋势,彰显了其在公司业务布局中的核心地位。该系列产品凭借购置和运营成本低、安全性与可靠性高等显着优势,广泛应用于大型化、规模化的露天矿山等物料转运场景,成为矿山开采企业的首选运输设备。
矿用自卸车业务同样不容小觑,虽然营收占比相对非公路宽体自卸车略低,但也在公司业务版图中占据着重要的一席之地。其主要应用于各大型露天矿山的开采运输,采用刚性车架,具备良好的道路通过性能、强大的载重能力、较长的使用寿命和较高的安全性能,满足了矿山复杂作业环境下对运输设备的严苛要求。除了整车销售,同力股份还积极拓展配件销售和维修服务等后市场业务,2023年配件销售收入达到2.36亿元,同比增长56.88%。随着公司产品市场保有量的不断增加,客户对维修和保养配件的需求持续增长,后市场业务的发展潜力巨大,有望成为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
市场角逐
在竞争激烈的非公路自卸车市场中,同力股份凭借深厚的技术积累、卓越的产品质量和完善的服务体系,占据着领先的市场地位,市场占有率长期稳定在30%左右,位居行业前二。与竞争对手相比,同力股份在多个维度展现出独特优势。在产品性能方面,同力股份的非公路宽体自卸车巧妙融合了公路自卸车和矿用自卸车的长处,充分考虑了矿山复杂工况,在使用性能和运营成本上显着优于公路自卸车。以90t燃油宽体自卸车为例,同力股份的产品在载重能力、燃油经济性、维护便捷性等关键指标上,与临工重机、徐工集团等竞争对手的产品相比毫不逊色,甚至在某些方面更具优势。在技术创新方面,同力股份高度重视研发投入,不断探索新技术、新工艺在产品中的应用。公司拥有省级工程运输机械研发中心,长期致力于非公路用车关键技术研究及大型露天矿山工况适应性应用技术研究,建立了非公路用车设计规范和标准。截至目前,公司已拥有80项非公路自卸车技术专利,在新能源和无人驾驶等前沿领域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推出了纯电驱动、混合驱动、氢燃料、甲醇燃料等全动力类型的新能源车型,以及具备实际运营能力的非公路无人驾驶自卸车成组样车。
然而,同力股份也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越来越多的企业涌入非公路自卸车市场,市场份额的争夺愈发激烈。原材料价格的波动,如钢材价格的大幅上涨,会增加公司的生产成本,压缩利润空间。国际贸易环境的变化,如贸易政策和关税的调整,也可能对公司的海外市场拓展产生不利影响。面对这些挑战,同力股份积极采取应对措施,通过优化供应链管理、加强成本控制等方式,降低原材料价格波动对成本的影响;加大海外市场开拓力度,积极拓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市场,提高海外市场份额,以应对国际贸易环境变化带来的风险。
未来展望:机遇与挑战并存
展望未来,同力股份所处的行业环境机遇与挑战交织。从机遇层面来看,行业需求增长的趋势较为明显。随着全球经济的逐步复苏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持续推进,国内外矿山开采、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对非公路宽体自卸车的需求有望保持稳定增长。特别是“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实施,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不断涌现,为同力股份的海外市场拓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同力股份计划在未来几年内重点发展海外市场,目标是发展50家以上的大规模经销商,利用“一带一路”战略,增加海外市场布局。
在政策支持方面,国家对新能源和智能制造的大力扶持,为同力股份的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提供了有力保障。在“双碳”目标的引领下,新能源非公路宽体自卸车的市场需求逐渐增长,同力股份推出的纯电驱动、混合驱动、氢燃料、甲醇燃料等全动力类型的新能源车型,契合了行业绿色发展的潮流,有望在市场竞争中占据先机。同时,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不断发展,非公路自卸车的智能化、无人化趋势愈发明显,同力股份在自动驾驶、智能车辆管理等领域的研发成果,将使其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更具优势。
然而,同力股份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市场竞争的加剧是不容忽视的问题,越来越多的企业进入非公路自卸车市场,市场份额的争夺愈发激烈。原材料价格的波动,如钢材等价格的大幅上涨,会增加公司的生产成本,压缩利润空间。国际贸易环境的变化,如贸易政策和关税的调整,也可能对公司的海外市场拓展产生不利影响。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也可能影响矿山和工程建设的活跃度,进而影响公司产品的销售。
面对这些挑战,同力股份需持续加大技术创新投入,不断提升产品性能和质量,优化产品结构,满足市场对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产品的需求。进一步加强市场开拓,尤其是海外市场的布局,提高市场份额。同时,通过优化供应链管理、加强成本控制等措施,降低原材料价格波动和宏观经济波动对公司的影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