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7章 汉26(2 / 2)
颜师古在为《汉书·平帝纪》所作的注收录了汉代人的注释所提供的平帝被毒杀的经过:汉平帝逐渐长大,因为母亲卫姬的缘故,对王莽产生不满;王莽知道自己与汉帝的关系恶化,于是趁腊日向汉平帝进献椒酒时,在椒酒中下毒,致使汉平帝中毒害病而死。[]《资治通鉴》也采信了王莽在椒酒中下毒杀害平帝的说法。[]对于这个问题,后世看法不一。卢弼认为:《汉书》中记载平帝葬于康陵,却未记载具体的下葬时间,正是因为平帝之死异乎寻常;依春秋笔法史官不忍直书君主被谋杀,故在记述时稍微改变体例。[]而《剑桥中国秦汉史》则认为,没有证据能证实或否定王莽弑君这个指控。但该书还列举了平帝刚与王莽女儿成婚不久、年龄尚幼、王莽当时不一定有篡汉之心以及弑君的风险等旁证,依据这些旁证,倾向于认为王莽是无辜的。
汉孺子刘婴(公元5年―公元25年),于公元6年至公元8年十一月在西汉皇太子位,没有当上皇帝,王莽呼之为\"孺子\"。他是汉宣帝的玄孙、楚孝王刘嚣的曾孙、广戚侯刘显的儿子。刘婴一生仅仅是做了三年皇太子,4岁被囚,又通令禁止任何人与他讲话。孺子婴长大后,六畜不识,话也说不清楚,成了一个傻子。公元25年2月,在临泾被李松杀死。人物生平
立为太子。公元6年,汉平帝刘衎病死。王莽感到自己当皇帝的条件还不具备,就决定再立一个傀儡。王莽借口宣帝的年长后人与平帝都是兄弟辈份,不好做继承人。于是王莽就从宣帝玄孙中,选择最年幼的广戚侯刘显的儿子刘婴为继承人。王莽想让自己做没有名义的\"皇帝\"。要行使皇帝的权力,总要编造个理由。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果然有人给编造了符命图谶。在迎立刘婴即位的当月,武功县长孟通在挖井时,发现一块上圆下方的大白石头,上面写有\"告安汉公莽为皇帝\"八个血红大字。
王莽指使群臣把此事禀告给太后王政君。年愈古稀的太皇太后王政君虽然重用娘家的人,但本心还是想守住刘家的社稷江山,她没有料到王莽竟然有篡夺皇位的野心,不禁气愤至极,给予严厉斥责。这时,王莽的叔伯兄弟、太保王舜却告诉老太后,元后王政君被逼得无可奈何,只好按王莽等人的意思下诏书:\"令安汉公居摄践祚,如周公故事,以武功县为安汉公采地,名曰汉光邑。\"居摄践祚,是因皇帝年幼不能亲政,由大臣代居其位。践祚,是\"即位\"的意思,多指帝王而言。古代庙、寝堂前两阶,主阶在东称祚(一作\"阼\")阶。祚阶上为主位,因称即位行事为\"践祚\"。
元后已经同意王莽居摄,群臣就从《尚书》和《周礼》等古籍中寻找周公居摄时的规矩,然后提议王莽居摄的形式。主要内容是:\"服天子之服,用天子仪仗,如天子南面朝见群臣,处理政事。出入之际要戒严,臣民在其面前要自称臣妾,一如天子之制。举行祭祀典礼之时,赞礼者要称其为'假皇帝',臣民应称其为'摄皇帝',其自称应为'予',其公文应称'制'。\"以上内容与\"真皇帝\"相比已经没有多大区别,最后一条是对元后的惟一安慰:\"其朝见太皇太后、皇后则仍用臣礼,所居之处,如诸侯制度。\"
傀儡生涯。第二年(公元6年)正月,王莽正式就任\"假皇帝\"。他为了表示是西汉帝国的真正主宰,做了三件事:第一件事改元,称居摄元年。第二件事,到南郊祭祀天帝,到东郊迎接春天,在明堂举行大射礼。这些过去都是皇帝主持的事,如今理应由孺子婴负责,但他只有两岁,便均由王莽主持。第三件事,在三月己丑日,尊年仅17岁的平帝皇后(孝平皇后王嬿),即他的女儿为皇太后;立刘婴为皇太子,号曰\"孺子\"。这是中国历史上的奇闻,\"假皇帝\"与真太子不同族不同姓。王莽做摄皇帝,是外戚专权的必然结果。从此,王政君作为维护刘氏政权的形象,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无论\"假皇帝\"还是\"摄皇帝\",都是代理皇帝的意思,但实际上王莽此时的权势早已超过坐在帝位上的孺子婴了,只是没有宣布改朝换代而已。
反者四起,王莽三月立孺子婴为太子,立刻引起固守刘氏汉室\"正统\"观念的朝臣和宗室子弟的不满,他们彻底识破王莽假仁假义的面具,有70多位朝臣和地方官吏,或告退,或隐亡,表示忠事刘汉而不为王氏朝官。两次发难王莽虽然对刘姓贵族极尽拉拢、防范之能事,但首先发难的还是刘姓宗室。安众(今河南镇平县东南)侯刘崇在四月起兵反抗,但不久就失败了,刘崇战死。居摄二年(公元7年)月,东郡(今河南濮阳南)太守翟义再次发难,举起反王莽的大旗。翟义拥立宗室严乡侯刘信为天子,向全国各地发出通告:\"王莽毒死平帝,执行天子特权,妄想断绝汉代的江山社稷,我们要遵从上天的旨意,诛灭王莽!\"
各郡国纷纷响应,队伍迅速发展。在古代,正统观念往往起着支配的作用,所以后来反对王莽的农民起义军,大都拥立刘姓宗室子孙做号召,如刘玄、刘盆子等。面对起义军的壮大,摄皇帝王莽寝食不安,昼夜抱着年幼的孺子刘婴哭泣,并祈求神灵保佑,宣布等孺子长大成人后,就主动辞职回家休养。王莽一面担惊害怕,一面派兵镇压。在王莽军的镇压之下,起义军失败了。平息叛乱后,王莽更是踌躇满志,他一改昔日谦恭有礼的儒者风范,而以一个盛气凌人的军事强人的姿态出现在大小臣工面前。胜利让王莽有恃无恐,加快了当真皇帝的步伐,同时也加速了王莽的毁灭。翟义等反叛者相继毁灭,使王莽产生了错觉,他认为这一定是\"天命\"所归!王莽要去掉头上的\"假\"字当真皇帝,要靠符命。所谓\"符命\"就是编造的\"天符之命\"或者\"圣王受命之符\"。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