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抓周(2 / 2)
班行远估算了一下,研究院自用的数量已经能够维持芯片的更新换代。下次去研究院会提出个人意见。也没考虑推广市场,自用的话内为研究院有全面的生产加工能力,怎么都划算。但是参与市场竞争的话就铁定赔钱,市场规模还太小。
再次把尿后班行远关灯休息。睡得迷迷糊糊的金泰熙又一次找好了位置,没救了。
这节课如期开讲,参加学习的人全都表情凝重。班行远把几年后形势发生变化后面临的困境说的很清楚。商号已经把利润和红息算到了几年后,红息该分的分了,奖金该发的发了,现在不过是基于对市场的预期维持繁荣,事实上都已经负债累累。最关键的是银子已经通过各种途径运走了,严格来说只剩下一个空壳。
一旦市场变差这些商号是绝对无法运行下去的。原本手里的钥匙是优质资产,破产清算就好。问题是都已经卖出去了。强行推进的话是要动荡的。
办法也说的明明白白,严字当头。计算和发放到几年后的红息、奖金全部收回,那些不合理转走的观察商号里的银子还回来。
有难度但是不是没有可能,方法很简单:问题解决不了那就解决造成问题的人。现在还能做到,大形势好,无非少挣些。等形势变差了那就没任何可能了,只留下一个不可收拾的烂摊子。
当然了也不能只说困难,班行远是懂得画饼的,知道该怎么样打鸡血。很详细地分析了如果应对得当,机遇来临时顺势而为在场的人将会在历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页。这是很难拒绝的。
该说不该说的班行远都已经说了,路子也已经指出来了,怎么取舍就是他们的事情了。班行远相信怎么也会采取一定的措施,总会让人减少些损失。这些同僚肯定要认真对待,别忘了班行远最不引人注意的职业可是历史学家。
他们就算是活的再久也熬不过班行远啊,差着一代人呢。到时候谁还能拦得住他在回忆录或者相关专着里大写特写。如果是因为没有听取意见导致了不好的事情发生,那就别怪班行远到时候在书里面记上一笔了。国人总归是讲究一个盖棺定论的,毫无疑问班行远的评价是其中分量最重的,哪怕是他只记事不议人。按照国人的传统,班行远写的书毫无疑问的是一个大型错题本,那个写得越多说明他错的越多。
李尹馨把两个侄子侄女带到中国就是想让他们跟着班行远学习的,可是班行远也没一个固定的时间。他想的是朝九晚五的正常作息,但是在实际上怎么可能呢。熬夜、半夜起来应对突发情况都是常有的。因为实在是影响金泰熙的休息,班行远甚至动过分床睡的念头,刚提出来就被怼了回去。
金泰熙在研究院倒是没人管得了,早点去晚点去都无所谓,每天晚去一会也不影响。
能被李尹馨用到的也只有每周五班行远在研究院的时候,商量了一下定在了下午。班行远通过讲故事的方式讲述为人处世的道理,像他们这种出身,更重要的是一种综合素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