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2章 贾珍治族人(2 / 2)
李夫人看了看在座的邢夫人与薛姨妈,遂笑着说了起来:“话说在姑苏城里,有城曰阊门者,最是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这阊门外有个十里街,街内有个仁清巷,巷内有个古庙,因地方窄狭,人皆呼作葫芦庙。庙旁住着一家乡宦,姓甄,名费,字士隐。嫡妻封氏,情性贤淑,深明礼义。家中虽不甚富贵,然本地便也推他为望族了。因这甄士隐禀性恬淡,不以功名为念,每日只以观花修竹、酌酒吟诗为乐,倒是神仙一流人品。只是一件不足:如今年已半百,膝下无儿,只有一女,乳名唤作英莲,也不过三四岁年纪。正值元宵佳节之时,一家人抱着甄小姐过去看社火花灯,竟是无意间走丢了这位甄英莲小姐。夫妻二人,半世只生此女,一旦失落,岂不思想,因此昼夜啼哭,几乎不曾寻死。”
听到这里,贾母先叹了一口气说道:“阿弥陀佛,实在罪过。怎么那家人就走丢了孩子呢,好端端的家也被搅混了。”
薛姨妈也叹道:“说的可不就是这样,真真罪过。”
就连王夫人也在一旁手持着佛珠念了声佛。
李夫人淡淡的笑了笑,又接着往下说道:“那甄氏夫妇因此也生了大病,日日请医救治。不想,他家挨着的庙中炸供,那些和尚不加小心,致使油锅火逸,便烧着窗纸,此方人家多用竹篱木壁者,大抵也因劫数,于是接二连三,牵五挂四,将一条街烧得如火焰山一般。彼时虽有军民来救,那火已成了势,如何救得下?直烧了一夜,方渐渐的熄去,也不知烧了几家。只可怜甄家在隔壁,早已烧成一片瓦砾场了。只有他夫妇并几个家人的性命不曾伤了。”
说到这里,贾母惊的径直坐了起来,说道:“阿弥陀佛,怎么这对夫妇命运竟是这样坎坷,连住家也没有了,他们倒是去哪里容身才好。”
李夫人笑道:“老太太说的极是,那甄士隐也是思虑至此,将田庄都折变了,便携了妻子与两个丫鬟投他岳丈家去,略置了些田产房屋,以为日后之计。”
贾母听了,点了点头说道:“这还好些,想必那甄氏夫妇经历了这段苦难,势必也会好好过日子,再添一两个小娃娃罢了。”
薛姨妈也在旁边说道:“既是日子过稳当了,合该寻一寻那位甄英莲小姐,也是一个可怜的人儿。”
李夫人却是摇摇头,笑道:“娃娃是添不了的,那甄士隐本是读书之人,不善于经营之事,又走失了自家的姑娘,烧没了自家的家业,心里如何能够疏解的开来。贫病交加之下,竟是听了一跛足道人的话,跟了道人飘飘而去了。当下轰动街坊,众人当作一件新闻传说。”
众人听了心里都呆住了,半天贾母才叹道:“怎么好好的不把日子过将起来,只是走了算什么事情呢,可不就是纯纯的哭死他媳妇了。”
邢夫人叹道:“想来那甄士隐也是顿悟了吧,只是可怜了那媳妇。”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