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3章 当前的行情有可持续性(2 / 2)
A股市场方面的情况有所不同。
今年以来,A股市场涨幅居前的科技类股票中,主要集中在deepSeek横空出世催生的概念股,多只相关概念股率先启动,并已从低位翻倍。
相较之下,一些芯片类硬科技公司启动时间则相对滞后。不过随着近日科创50指数相关标的获得投资者认同,A股市场硬科技公司也正在逐渐跟上。
在本轮科技股行情中,A股与港股科技板块内部的分化主要受市场投资逻辑影响。
春节前夕发布的deepSeek-R1模型以远低于openAI等海外巨头的成本实现了比肩海外巨头的模型性能,使得国内大模型能力正式跻身全球第一梯队,这促使国内外投资者对我国AI科技前景进行重估,并激发了资金做多国内科技股的热情。
在这一驱动因素下,资金主要聚焦AI硬科技及应用端进行投资机会挖掘,其直接导致了科技股内部的分化,受益于AI产业的硬科技及应用场景科技企业表现亮眼,与此同时部分传统互联网服务类股票表现疲弱。
还有机会吗?
若单纯从估值等角度来看,中国科技股仍处于历史上“不贵”的区间。
恒生科技指数滚动市盈率约为24倍,仍低于历史中位数(约35倍)和历史平均值(约34倍);
横向对比来看,恒生科技指数滚动市盈率仍明显低于纳斯达克指数,目前纳斯达克指数市盈率仍超过40倍。
目前科技股行情可能还处于前期阶段,虽然其中有些品种也涨了很多,但投资者对中国科技股进行重新认识,相关科技应用也走到AI+,后续可能推动市场的改变、社会的改变,以及经济效益的产生,这些都是可以预期的。
前期如果涨得太快,调整也是不可避免的,但如果冲高了回调,大趋势可能还是没变,还是一个很好的重新介入点。他认为,科技股行情主线很可能会贯穿今年全年甚至更长的时间。
从长期视角看,作为经济转型的方向,继续看好科技板块的长期投资机会,但具体的节奏将取决于AI、机器人、半导体先进制造等代表性产业的技术突破进展和产业应用落地进程,相关科技创新突破后能否有效带动上下游行业发展,并形成新的产业趋势,将是判断科技板块行情持续性的关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