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7章 乡野农(1 / 2)
那些被打造成生态旅游胜地的乡村,不仅环境优美,而且村民收入大幅提升。他的心中燃起了希望之火,向阳村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广袤的田野、清澈的河流,还有四季变换的自然风光,完全具备发展生态旅游的条件。
祁同伟把这个想法在村民大会上提了出来,起初,村民们反应不一。有人质疑:“咱们这穷乡僻壤的,谁会来旅游啊?搞这个不是瞎折腾吗?”也有人担忧:“要是搞旅游,得花不少钱吧,这钱从哪儿来?万一亏了可咋办?”面对大家的质疑和担忧,祁同伟早有准备。他耐心地给大家分析市场前景,展示其他成功发展生态旅游乡村的案例,还承诺会尽力争取外界投资和政府扶持,减少村民们的风险。经过多次沟通交流,村民们终于被他说服,决定跟着他一起尝试。
说干就干,祁同伟开始四处奔走,争取各方支持。他向政府部门申请乡村旅游发展专项资金,详细阐述向阳村的旅游规划和发展潜力。同时,他还积极联系投资机构,邀请他们到向阳村考察。在这个过程中,他遭受了无数次的拒绝和冷眼,但他从未放弃。终于,他的努力得到了回报,政府批准了一部分资金,一家投资公司也决定对向阳村的生态旅游项目进行投资。
有了资金支持,项目正式启动。祁同伟组织村民们对村子进行了全面的环境整治,清理河道、种植花草树木,让村子变得更加美丽宜居。他们还利用村里的老房子,改造出一批具有乡村特色的民宿,让游客能够体验到原汁原味的乡村生活。为了丰富旅游项目,祁同伟还带领村民们开发了农事体验活动,让游客可以亲自参与到种植、采摘等活动中,感受乡村生活的乐趣。
随着旅游设施的逐步完善,向阳村迎来了第一批游客。起初,游客数量并不多,但祁同伟并没有气馁。他通过网络平台、旅游展会等渠道,大力宣传向阳村的生态旅游资源。渐渐地,向阳村的名气越来越大,游客数量也越来越多。每到节假日,村子里热闹非凡,民宿一房难求,村民们的农产品也成了游客们喜爱的纪念品,收入大幅增加。
然而,随着旅游产业的发展,新的问题也接踵而至。游客的大量涌入,给村子的基础设施带来了巨大压力。村里的公共厕所不够用,垃圾处理也成了难题。同时,部分村民为了追求利益,出现了宰客、强买强卖等现象,严重影响了向阳村的旅游形象。祁同伟意识到,如果不及时解决这些问题,刚刚发展起来的旅游产业很可能会毁于一旦。
他立刻组织村民召开会议,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会上,祁同伟严肃地说:“咱们好不容易把旅游产业做起来了,可不能因为这些问题把招牌砸了。大家要明白,游客就是咱们的衣食父母,只有让他们满意,咱们才能有长久的发展。”他决定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入,新建一批公共厕所,完善垃圾处理设施。同时,他还制定了严格的村规民约,对村民的经营行为进行规范,一旦发现有违规行为,将进行严厉处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