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7章 张鲁头疼 女儿符宝(2 / 2)
而他的女儿张符宝却独树一帜,对教义毫无兴致,满心只想着治病救人。张鲁对这个女儿自幼娇惯宠溺。在张符宝出生之前,汉中一直归益州牧辖制,张鲁与益州牧刘焉往来密切。只是刘焉为人霸道,其行径让整个汉中都倍感压力,难以与之抗衡,一直承受着来自成都方面的压迫。也正因如此,张鲁逐渐萌生了脱离成都管制的念头,往昔在刘焉的压制下,他屡屡遭受打击,毫无招架之力。
自从有了张符宝这个宝贝女儿,张鲁冥冥之中竟觉运势悄然扭转。往昔在与各方势力的争斗里,往往是举步维艰、左支右绌,可如今在战事之中竟能渐有起色,打出了几分威风,不再似从前那般只有招架之功。不仅如此,还一步步地从益州牧那令人窒息的管辖阴影中挣脱出来,让汉中于这乱世之中得以自成一派,宛如在汹涌波涛里觅得了一座安稳孤岛。
道家向来讲究因果循环与福报之说。在张鲁眼中,小女儿的降临恰如上天恩赐的祥瑞,是他与夫人修来的福泽。故而对其宠溺到了极点,在张符宝尚在幼年时,便迫不及待地让她开始研习天师道教义,更对外界大力宣扬,称她是天师教中天赋异禀、年少有为、地位尊崇的后起之秀,仿佛已看到她未来将教义发扬光大的辉煌前景。
然而,世事难料。随着张符宝渐渐长大成人,她的心性却并未如张鲁所期盼的那般与教义深度契合。她对那些玄奥的教义经文只是浅尝辄止并很快失去兴趣,转而将全部的热忱与精力都投入到了钻研治病救人的医术之中。这一转变让张鲁颇为头疼,他深知天师教的传承需要家族子弟的倾心付出,可面对女儿那执着的眼神与对医术的痴迷,他又实在狠不下心来强行扭转。无奈之下,只能依旧对女儿宠爱如初,每日里除了处理教中与汉中政务之事,还不忘亲自检查女儿的学业进展,哪怕明知她的心思大多已不在教义之上,也还是期望着能有奇迹发生,让女儿重新重视起天师教的传承大业。
近日,汉中来了一位号称名医的医者,传闻是神医华佗。其医术精湛,声名远扬,且古道热肠,心怀慈悲。面对那些生活困苦的百姓,他常常少收诊费,甚至分文不取,无偿施诊。一时间,百姓们对他推崇备至,纷纷传颂他的善举与高明医术。
这一情况,却在无形中对天师教于汉中的威望造成了冲击。往昔,百姓生病之际,多会前往教内虔诚祷告,而后服下符水草药,祈求病愈,对天师教的信仰极为笃定。即便是战争中受伤的教徒,哪怕伤势危重,也从未质疑过天师教的神力,始终是天师教的狂热追随者。然而华佗的出现,改变了这一局面。他以实实在在的医术,治愈了众多病患,那些在战场上断手断脚、命悬一线的教徒,经他妙手医治,存活几率大幅提升,且能逐渐恢复如初。如此一来,天师教的威望便在不知不觉间被渐渐消磨。
张鲁起初恼怒不已,本打算暗中派人将华佗擒获,以解心头之患。可每当看到华佗周围那一群亟待救治的困苦百姓,又犹豫难决。毕竟华佗医术卓绝,的的确确有着起死回生之能。而他的女儿张符宝,自得知华佗来到汉中后,兴奋不已,整日里叫嚷着要拜华佗为师,学习医术。这可让张鲁头疼万分,他一心期望女儿能专注于天师道教义的研习,传承家族衣钵,可如今张符宝对教义的理解一塌糊涂,心思全放在了学医之上。每次考校女儿学业,看到她那敷衍塞责、心不在焉的模样,张鲁便又气又急,却又拿这个宝贝女儿毫无办法,只能在担忧天师教威望受损的同时,纠结于如何应对女儿对学医的执着追求。
每回检验张符宝的学业时,场面总是令张鲁倍感无奈。张符宝那古灵精怪的性子一上来,便会想尽办法拐弯抹角地将话题引到华佗身上。她眼睛里闪烁着好奇与向往的光芒,不住地询问关于华佗治病救人的种种事迹,嘴里念叨着的都是对拜华佗为师的热切渴望。那副模样,活脱脱就是一个被新奇事物勾了魂的孩子。
张鲁见此情景,心中自然是又气又急,只觉头疼欲裂。他深知天师教的传承重任在肩,女儿这般痴迷于医术,全然不顾教义学习,实在是让他难以接受。无奈之下,他只得命令侍从将张符宝严加看管起来。每日里,张符宝的住所周围都布满了看守之人,张鲁就怕自己一个不留神,这宝贝女儿便会瞅准机会偷偷溜出去,跑去追随华佗学习医术。那一道道禁令,仿佛是一道道枷锁,锁住了张符宝的行动自由,可却锁不住她那颗向往学医的心。她在屋内时常望着窗外,心中暗暗盘算着如何才能突破这禁锢,去追寻自己心中的医学梦想。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