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 朱温降唐,沙陀鸦军助战(1 / 2)
宰相王铎再次挂帅,重兵云集于关内。他们知道长安现在缺粮,也不急着决战,只是结寨坚守等待时机。而被围困的义军则不甘失败,不断出城进击唐军。
黄巢带兵攻打兴平(陕西咸阳兴平),邠宁、凤翔两军退守奉天(陕西乾县)。
八月,尚让北攻宜君寨(陕西铜川宜君县)。正值天降大雪,积雪足有一尺多厚。着着单衣的义军,还未交战便被冻死了十分之二、三。
驻守同州(陕西渭南大荔)的朱温多次奏报黄巢,请求增加兵力,防备大唐河中军侵扰,但均被知右军事孟楷压住不报。
朱温是个心机活泛和颇具眼光的人,他见黄巢没了过往的英豪气,尚让、孟楷又张扬跋扈,义军内部矛盾重重。知道黄巢气数已尽,照此下去必败无疑,便有了降唐的心。亲信胡真、谢瞳看出了他的想法,也劝他早日归唐。
九月十七日,朱温杀掉监军严实,向河中节度使王重荣请降。朝廷立即委任其为同华节度使,谢瞳奉朱温之命入成都当面向僖宗表达敬意,被僖宗留下,成了唐末梁初(指朱温的后梁)的治世能臣,可说是造化弄人!
义军华州(陕西渭南华州区)刺史李详,见王重荣器重朱温,也想仿效朱温降唐。谁知行事不周,被监军察觉并上报给了黄巢。黄巢将其处死,任命亲弟黄思邺为华州刺史。
李详部众也知前途无望,铁了心的要降唐。于是赶走黄思邺,共同推举王遇为帅,举城顺于王重荣,被委任为华州刺史。
经过数月对峙,黄巢势力仍很强大,王重荣不禁有些忧虑,担心义军又像以往那样死灰复燃。他找到都监杨复光商量说:“向贼称臣有负国家,讨伐贼寇又力不从心,这可如何是好!”
杨复光见这老滑头这么讲说,肯定是又动了观望摇摆的歪心思。形势好不容易才有好转,如果王重荣再叛,那大唐可就真的翻不了盘了。
为了稳住王重荣,杨复光答道:“雁门(山西忻州代县)沙陀人李克用骁勇善战,所部兵强马壮。他父亲李国昌(原名朱邪赤心)与我先祖杨钦义(唐武宗、宣宗时的宦官)曾共过事,关系极好。李克用本人也有为国捐躯的心思,只因与河东有些嫌隙无法通行,这才没能赶来勤王。”
“如果你用诏旨晓谕河东节度使郑从谠,让他放李克用率军声援,黄巢必败无疑,恐怕到时都轮不上我们动手。”
这时王铎也在河中,听了杨复光的意见觉得有理,便以朝廷名义征召李克用,并抄告郑从谠。
郑从谠是前任宰相,广明元年(880年),因河东士卒屡屡作乱,一年连杀四节帅,受旨充任节度使前往镇压。他带着刘崇龟、刘崇鲁等一众能臣来到太原,很快平定了局面,河东也由此安稳下来。
乾符五年(878年),时任大同军节度使的李克用,被贪官段文楚逼反,在山西、内蒙一带起兵作乱,遭到大唐北方藩镇联合打压。别看沙陀骑兵在南方以及中原所向无敌,但在“胡化”严重的北方却是不堪一击。
广明元年(880年)七月,卢龙节度使(治所北京)李可举、吐谷浑都督赫连铎,联手在药儿岭(又名鹞儿岭,在河北宣化县东)、雄武军(宣化县东北葛峪)大败李克用,其所部一万七千余人被杀,李克用父子逃入鞑靼境内(今蒙古国境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