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5章 古董行的内幕(2 / 2)
“还有一次,一个年轻人拿着一块玉佩来找我,说是他家传的宝贝。那玉佩乍一看温润通透,雕工也算精细。可我仔细一看,就发现那是个现代的仿制品,破绽就在那细微的纹理和不自然的包浆上。可那年轻人坚信是真的,怎么劝都不听。最后他去了别的店,被人骗了一大笔钱,又回来找我哭诉。”王天发说着,无奈地摇了摇头,脸上露出一丝惋惜
朱楠武听得入神,不时点头附和:“看来这行的水还真深啊。”他故意做出一副的表情严肃的样子,眉头微微皱起,仿佛在思考着这其中的复杂和风险。
“可不是嘛。”王天发接着说道,“有时候你觉得是捡到宝了,结果请专家一鉴定,是个高仿的赝品。那种失落感,就像是从云端一下子掉到了谷底。”
“有时候你看不上眼的东西,觉得就是个普通的玩意儿,结果却是被忽略的珍宝。这都得靠多年的经验和敏锐的眼力。”王天发的语气中充满了感慨,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沧桑。
“不过这行的水也深啊,朱先生。”王天发突然话锋一转,表情变得严肃起来,原本轻松的氛围瞬间变得凝重,“假货横行,骗子也不少。有时候一不小心,就会看走眼,赔个血本无归。”
“曾经有个同行,收了一件号称是唐代的佛像,花了大价钱,满心欢喜地以为捡到了宝。结果发现是后人精心制作的假货,差点倾家荡产。从那以后,他一蹶不振,再也不敢轻易涉足这行了。”
朱楠武微微皱眉,露出担忧的神色:“那王先生是怎么辨别真假的呢?”他的目光紧紧盯着王天发,期待着能得到宝贵的经验。
王天发神秘地一笑:“这可就是多年积累的经验了。要熟悉各个朝代的工艺特点、材质特征,还要了解当时的历史文化背景。比如宋代的瓷器,釉色温润,造型简约,多以素色为主;而明代的瓷器,往往色彩鲜艳,图案复杂,喜欢用青花和五彩。”
“再比如玉石,不同产地、不同年代的玉石质地和纹理都有所不同。新疆和田玉温润细腻,而缅甸翡翠则通透亮丽。而且现在造假技术越来越高超,还得不断学习新知识,跟上时代的步伐。有时候,还得靠一种直觉和感觉。那种对古董的敏锐感知,说不清楚,但就是能感觉到它的真假。”
两人就这样你一言我一语地聊着,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流逝。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