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三章 千年干尸(1 / 2)
汉时西域三十六国,有多少埋没在了这漫天黄沙之中
当初渠犁龟兹姑墨温宿尉头疏勒等绿洲城国都有较发达的农业或畜牧业,有一个共同点:这些绿洲城国都兴建在河流的下游三角洲或沿岸地区,如精绝国就位于尼雅河下游三角洲,且末国是位于车尔臣河沿岸的冲积平原上
这些绿洲城国的农业用水主要依靠河流的灌溉:塔克拉玛干沙漠的东部边缘和南部边缘,均有地质时期形成的黄土层。小说
黄土层的承水性较强,因而河流的尾闾多在黄土地区积聚为沼泽湖泊,从而形成了绿洲。
人类的聚落城镇在绿洲上的出现,是人类对自然环境的选择和利用,同时也对这一地区的自然生态环境构成了破坏绿洲上的人为了生存,不知不觉中就将自己慢慢埋进了坟墓
那时古人进行的各种生产活动都是在黄土层上进行的,而沙漠边缘的黄土层一般都比较薄,经过人们长期的耕种以及其他各种生产活动,诸如修渠植树建造房屋城池,凿墓常常会使黄土层遭到破坏,使地表支离破碎
要命的是这里是在死亡之海的边缘:在黄土层下,就是深厚达数百米以上的粉沙
当黄土层出现破坏以后,河水很容易出现渗漏,将大量的河水渗漏到地下的粉沙层中,从而减少河水的径流量,致使河流退缩。
黄土层破坏的另一个严重后果就是导致地下粉沙出露,在风力作用下飞扬移动,形成流动沙丘。&26825;&33457;&31958;&23567;&35828;&32593;&77;&105;&97;&110;&104;&117;&97;&116;&97;&110;&103;&46;&99;&99;更新快,网站页面清爽,广告少,,最喜欢这种网站了,一定要好评
这些粉砂一旦暴露出来,那就是不折不扣的魔鬼,沙丘会越来越大随风吞噬所遇到的一切,包括绿洲和文明
历史上塔克拉玛干沙漠周边地区不少绿洲城国的消亡,除了人为的战争因素以外,几乎都和自然环境的变迁,即河流的消失耕地的沙漠化有关,精绝国在尼雅河尾闾地带的生存消亡过程也正好说明了这一点
两人开车到了墓地前,张楠从车里取出自己善用的那把锄斧,而关兴权是拿着工兵铲和扁担筐子跟上。
两人下了大坑,张楠拿锄斧顿了顿黄土面,发出的声音已经不是完全的实心土回音,估计下边最多还有五六十公分就是墓穴的棺材板。
近两千年的时间,风沙已经刮走了墓穴上头厚厚的一层覆土,原本这个大土堆应该更高一些。
不然两人一个墓穴就可能挖个几天。
一人用短柄锄斧,那另一位最好离得稍远一段,免得被误伤。
关兴权也不来凑热闹,就站在坑边看着张楠干活。
因为知道下边棺木的大体情况,张楠采取的不是普通盗墓贼打洞式的办法,而是采用建筑工地挖地基时的搬山法,打算先将上头的泥土全部去掉,将棺木盖板整个打开。
这也是盗墓贼用的最野蛮的一种办法将整个墓葬完全暴露出来,里边的东西只要是有用的,一样也不会错过
不过张楠这么干到不是因为穷凶极恶,而是良心发现,打算给墓主人留个相对完整的家没人希望自己王子屋顶有个大洞,估计死了的也一样。
甩开膀子大干,彻底干燥的黄土有点硬,但因为含有少量沙子,锋利的锄斧凿下去,每一次都能翘起来一大块黄土。
三米的长度,一口气从头开到尾,二十多公分厚的一层黄土就给凿松了。
满身大汗,拿出大水杯灌下一大口微咸的笋干菜汤,对着边上道:关哥,该你了。
说着跨上坑口,坐在坑边当死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