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7(2 / 2)

加入书签

“我也想听听贤侄能否再做一首佳作。”一个中年男声从众人背后响起。

李玄霸没有看来人,嗤笑一声,道:“半轮残日掩斋埃,依稀旬有开皇巡。想见清光未破时,买尽人间不平事!”

“这下,你们该满意了吧?!”

万籁俱静,只余风吹海棠,红花簌簌。

第12章借郑家名扬天下

=

“好!”中年男人夸赞道,然后用严厉的视线扫视在场的郑家小郎。

郑家大郎接触到那人的视线,赶紧低下头。

郑玄毅跟在父亲郑仁基身后,擦了擦额头上因奔跑而冒出来的汗珠。

郑仁基心中满是怒火。

荥阳郑氏身为“郡望”,在地方上相当有实力。

不仅在荥阳,郑氏几乎每个支脉的小房都有人出仕地方官,从县令到太守不等。

但郑氏在朝堂中,已经好些年没有人能身居高位了。

本来荥阳郑氏在隋文帝取代北周时立下了大功劳。当时荥阳郑氏在朝堂的代言人是郑译,曾与隋文帝杨坚一同求学。这关系应该很稳固。

但隋文帝竟然以郑译品德不端为借口,多次磋磨和打压郑译,以及郑译背后的荥阳郑氏。荥阳郑氏气得牙痒痒,却无可奈何。

虽然郑译快死的时候,隋文帝恢复了郑译的爵位和官职,给了郑译死后殊荣。但郑家就被排挤出朝堂中枢,一直没机会回去。

郑仁基其父死后,郑仁基这一脉也游离于朝堂中枢之外。郑仁基的长兄郑乾意一直在边陲防备突厥,难以回到中原。郑仁基本人靠着家族荫蔽,担任从六品上的通事舍人。

通事舍人掌承旨传宣之事,多由名流担任。郑仁基便是在此职位上结识了李渊。李渊和荥阳郑氏的联姻也是他牵的线。

当今皇帝兴建东都洛阳,郑仁基到处找关系,想为长兄谋取轘辕府鹰扬郎将一职。

轘辕府鹰扬郎将拱卫东都,虽品阶上与长兄目前相差不离,但终于可以回到中原繁华地方,不在边塞吃风沙。

如今皇帝的亲兄弟死的死,幽禁的幽禁,同辈近亲仅有表兄李渊一人。虽然李渊现在还未在朝中任高职,但以隋朝皇帝提防亲族但又任人唯亲的矛盾性格,李渊这个皇帝唯一的表兄肯定会受皇帝信任重用。

再加上皇帝自诩孝顺,朝野上下越是传他弑父的谣言,他就会表现得越尊重长辈。

独孤老夫人是皇帝唯一活着的近亲长辈。虽说她不常向皇帝讨要什么,但正因如此,她如果帮郑乾意向皇帝美言几句,轘辕府鹰扬郎的位置就稳了。

若不是郑乾意和郑仁基兄弟二人没有合适的女儿,早就自己上了,哪还会便宜族人?

郑仁基看着郑家小郎们,心头既窝火又失望。

荥阳郑氏这一代稍稍有能耐的人都在外地做官。他们所看重的子嗣基本都带在身边教导。留在荥阳祖宅的孩子要么年幼,要么没太上心,要么是地位不高的旁支。

这些小辈难道是在荥阳祖宅待太久,真以为自己是什么土皇帝,看不起唐国公府这种勋贵人家?

还是说,他们原本没想过太过失礼,只是自诩才高,却输给了两个六岁神童,脾气上头,所以失了分寸?

可能都有吧。

郑仁基瞥了一眼儿子。

郑玄毅把脖子缩得更紧。

郑仁基听闻家中想要试探一下唐国公府两个嫡次子的才华和性格,以推测唐国公府这个宗妇好不好当,立刻推荐自己儿子去“领导”这件事。

他就怕这群被郑家名声惯坏了的郑家小郎们轻视李家二郎、三郎。

没想到自己儿子这么没用!

幸亏儿子还记得自己的叮嘱,及时把自己找了来,不然还不知道怎么收场。

“早听闻唐国公府二位公子神童之名传遍大兴城,李公与我喝酒时常常炫耀。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郑仁基带着慈祥的微笑,先夸赞了李家二郎和三郎,又对窦氏拱手道,“窦夫人,今日失礼了。”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其他类型相关阅读: 农三代的青云路 美丽灵感 大明:哥,和尚没前途,咱造反吧 嫡女重生,皇上的小娇娇杀疯了 当女配拥有美颜系统后 制霸异界的被动怪 四合院:开局捅娄子 顶流从拒绝婚约开始 综影视:男主都是恋爱脑 氪命推演,无敌从斩妖开始 魔谣之末世调查 从虐杀原形开始不死不灭 我的姜氏女友 社恐对恋爱没有兴趣 箱庭 玄穹星决 诡秘:求职之旅 无限流的元宇宙 什么年代了,还在传统制卡 说好练武,你一拳爆星什么鬼? 无方山 火影:我能合成通灵兽 病娇总裁的黑月光又重生了 江湖奇门录 出阳神 大宋宠妃陈三娘 总算遇见了总裁 最强雄狮 嫡妹非要换亲,送我当上侯夫人 无限吞噬 我靠烧香爆红娱乐圈 九转妖神 迷宫法则 在柯学世界随机变身 开局混沌剑体,打造不朽仙族 古来山 贫道不知 英格兰热刺王朝 异徽 花林月下 声优之途 第一召唤师 封神之清平游记 零者天穹之前篇 从星穹铁道星神开始的吃吃吃! 重生1982,开局挽救老婆女儿 我!天道,让地球成就万界至高 我只是一个凡人,为什么你们都奉我为圣 开局威胁女主,这个反派我当定了 医者传承 圣心双雄 女帝风流,这太监不当也罢 阎王神针 错嫁高门,主母难当 史上第一豪横 真实逃杀俱乐部 九个师娘别追了,我不达巅峰不成婚 苍穹霸体诀 龙吟九霄:大夏第一战尊! 大武第一男人:从推到太子妃开始